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把明日穿的衣裳放一起。
“带木枝就不必了,老夫人该生气了。”
阿喜嘴多甜啊,多会拍马屁啊,这会儿也不提什么木枝了,立马改了话术:“不管带什么,在姑娘身上都是点缀。”
钟攸凝想象了一下带木枝的画面,自己也被逗笑了。
倒不是她看不上带木枝,在民间百姓中,许多妇人都是带着木簪,从一开始的簪钗形状,到近年款式多样,木簪雕刻、雕花已经是普通样式了,还有木簪流苏、镶嵌珠面。
可她在侯府中,代表的是老夫人的母族颜面,是钟家的脸面,如果带着木枝招摇过市,老夫人的脸面头一个挂不住。
别人肯定会说老夫人的母族如何破落,小辈连金银都戴不上了,钟家又是如何,弄得侯府和钟家都没有脸,她也姓钟,钟家的名声好坏同样会关系到她的。都讨不到好处的事,钟攸凝不会做。
不过等她以后离开了侯府,没有这么多人盯着的时候,倒是可以带着玩玩,一天换一个花样都行。
阿喜抱着衣裳,也跟着傻笑。
翌日,钟攸凝早早就起来了,洗漱穿戴齐整,就带着阿喜去了老夫人所住的寿康院。
永平侯府是有晨昏定省这个规矩的。
也就是给长辈请安。
如今永平侯府长辈只有老夫人一个,所以其实就是去给老夫人请安。
晨昏就是早、晚,早一般是日出之后、早食之前,从卯时到辰时内都是请安时辰,昏就是傍晚十分,在酉时左右,向长辈汇报情况,问候起居,在官宦人家和望族中,晨昏定省的规矩更严,时辰越早,代表对长辈的恭敬。
在他们乡下就没这么些个规矩了,卯时、辰时都是干活的好时候,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百姓们为了生计奔波,起了后先去地里干干活,去上上工,等天大亮了才回家吃一口食,接着又去做事了。
要是让他们放下手上的活,等着先让小辈们来请安,说一些官面话,长辈都该跳起来骂人了。
时间可是金钱,什么人家敢浪费。
钟攸凝掐着点卯时就出门的。
阿喜除了在路上那些日子风雨无阻,深陷入忘我状态,一心只想送她们姑娘到侯府外,再没有起这么早的时候,出门的时候都迷迷糊糊。
被大清早的冷风一吹,她抖了抖,一下清醒过来。
从汀兰居到寿康院这一路不近,廊下的风虽然不大,但也足够叫人维持着头脑清醒,离寿康院越近,胆大的阿喜已经在头脑风暴了,脑海中各种针锋对峙的画面跃跃欲试,心跳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要是进去后,所有人都针对她们怎么办?万一所有人都朝着她们指指点点又该怎么反击?
钟攸凝突然停下了脚步,微微侧脸:“怕吗?”
阿喜焦急,她该说怕还是不怕呢。
主要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阵仗啊。
钟攸凝接着说:“怕的话就在外边等我吧。”
这是她的战场,也是她改变既定命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