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的哥哥 作品

第52章 玄武门对狙!李世民对李承乾

山巅之上,风雪似乎更大了。

清微道长依旧伫立着,要将自己也变成一座冰雕。

长安……

太子……

希望,还来得及。

甘露殿内,灯火通明,将李世民的身影长长地投射在堆积如山的奏折上。

他手持朱笔,正在一份关于江南推广新粮种的奏折上圈点,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欣慰。

大唐,在他手中正蒸蒸日上,开疆拓土,国库充盈,这是他穷尽半生心血换来的盛世。

就在此时,一缕极不寻常的清风毫无征兆地吹入殿内。

殿门紧闭,窗户严丝合缝,这风来得蹊跷,阴冷刺骨,拂过烛火,让跳动的火焰猛地一缩,殿内光线骤然黯淡。

李世民握着朱笔的手停在半空,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角落。

“谁?”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立在侧的内侍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倒在地,瑟瑟发抖:“陛下息怒!奴婢……奴婢们不知!”

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深。

他不是在责怪这些内侍。

这股风,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息,绝非凡人所能为。

“都退下。”

他挥了挥手,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

“是,陛下。”

内侍们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退出了甘露殿,轻轻合上了沉重的殿门。

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他缓缓放下朱笔,起身走到殿中,目光落在摇曳的烛火上,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一个苍老而飘忽的声音在殿内响起,从四面八方传来。

“陛下,贫道袁天罡,求见。”

李世民眼神一凝,原来是他。

普天之下,能用这种方式进宫见他的,也只有这位神秘莫测的国师了。

“进来吧。”

话音刚落,一道虚影在殿中光影扭曲处缓缓凝聚,化作袁天罡那身穿八卦道袍、手持拂尘的瘦削身影。

他躬身行礼,动作不疾不徐。

“深夜叨扰,还望陛下恕罪。”

“国师不必多礼。”

李世民重新坐回龙椅,双手交叠于膝上,目光沉静如水,看不出喜怒,“你夤夜入宫,必有要事。说吧,是天象有变,还是江山有虞?”

袁天罡抬起头,浑浊的眼眸里闪烁着一丝令人心悸的光芒:“陛下,都不是。贫道是为了一桩边境的奇闻而来。”

“讲。”

“贫道前些时日路过荆州,偶见太子殿下在城外操练兵马,军容鼎盛,气势非凡。尤其是其中一支重甲骑兵,杀气凛然,战力之强,恐怕不在玄甲军之下。”

袁天罡小心翼翼地措辞,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世民的脸色。

李世民的眉头瞬间锁紧,像两把出鞘的利剑。

承乾在荆州有兵马?

还是堪比玄甲军的精锐?

这件事,他竟一无所知!

他这个儿子,除了剿灭了一个不长眼的太守,便再无出格之举。

“那支骑兵,名为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已经听不出情绪,但袁天罡知道,帝王之心,已然起了波澜。

“大雪龙骑。”

“好,好一个大雪龙骑!”

“朕的好太子,真是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

“陛下,此事最蹊跷之处在于,太子殿下久居深宫,从未与江湖或任何可疑之人有过接触。他身边的秦怀玉、等人,虽是将才,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凭空打造出一支‘大雪龙骑’,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他抬眼,直视着李世民:“除非……太子殿下背后,有一个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庞大到足以颠覆乾坤的势力在支撑。”

李世民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阴郁得能滴出水来。

他不是蠢人,袁天罡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岂能听不明白?

一个名不见经传,却能一夜之间覆灭十五万匈奴大军的“蜀山”。

一个韬光养晦,却能在暗中打造出“大雪龙骑”的太子。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但被袁天罡在同一个夜晚提出,其中的联系,已不言而喻。

那个他一向认为温厚仁善,甚至有些懦弱的嫡长子,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

他那双看似清澈的眼眸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野心和城府?

“蜀山……”

李世民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眼中杀机毕现,“这个所谓的蜀山,究竟是什么来头?”

:“陛下,贫道耗费心血,推演天机,查阅无数上古典籍,才勉强窥得一丝端倪。这个宗门……其传承,恐怕要追溯到东周时期,甚至更早。”

“东周?”

李世民瞳孔猛地一缩,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那是一个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神仙鬼怪之说盛行的时代。

若蜀山真源于那个时期,传承千年至今……

那该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千年底蕴,其实力,恐怕早已超出了凡俗的想象,更超出了我大唐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