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249章 药骨(第3页)

九天后,取我的骸骨,用朱砂泡七天,再用黑驴蹄子熏三天。到时候,你敲一敲骨节,它会告诉你...哪里有解药,哪里要隔离,哪里的法子使不得。”

阿元听得头皮发麻,可看着沈冬越来越弱的呼吸,他咬着牙点了头。

乾道三年五月廿三,沈冬没了。

出殡那天,全镇的人都来了。李婶子抱着蓝鳞草,王阿婆捧着冰魄梅根,连最顽劣的野小子都摘了野花放在棺材上。棺材埋进老槐树下时,阿元偷偷往坑里塞了包东西——是沈冬生前最爱吃的桂花糖。

四十九天后,阿元按照师父的吩咐,用黑驴蹄子熏了骸骨,又用朱砂泡了七七四十九天。那天夜里,他守在灵前,手里攥着根小铜锤,手直打颤。三更时分,窗外突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烛火忽明忽暗。阿元一咬牙,举起铜锤敲向骸骨的膝盖骨——“当”的一声,清越如磬。

更奇的是,骸骨表面竟浮现出淡淡的金光,像有字在骨头上流动。阿元凑近一看,只见膝盖骨上浮现出一行小字:“南屏山北麓,野菊丛中藏;根须如细针,煎水可愈疮。”

阿元猛地想起,近日镇上又有孩童得了红疹,浑身溃烂,郎中们都说是“恶鬼缠身”。他连夜翻出药箱,按照骸骨的指引上了南屏山。果然,在北麓的野菊丛里,他挖到了几株根须如针的草药,煎水给孩子们灌下,三日便见好。

打那以后,这根膝盖骨就成了“药骨”。每回镇上闹瘟疫,阿元便敲一敲药骨的不同部位:敲手肘骨,会显“隔离之法,须分男女,单门独户”;敲肩胛骨,会显“误用麻黄,当以甘草解之”;敲脊椎骨,会显“解药生在鹰嘴崖,需带雄黄引路”。

只是,每回敲药骨,药骨上的金光便会淡一分,阿元的手腕上也会多道血痕——原来这药骨要靠医者的热血滋养。阿元明白,这是师父在用自己的魂灵替后人铺路。

如今,柳塘镇的回春堂还在,药骨就供在堂屋的正中央,用红绸裹着,外罩个玻璃罩子。镇上的郎中们都说,这药骨是有灵性的,每回敲它,都能听见师父的声音,轻轻的,像在耳边叮嘱:“莫要贪功,莫忘初心,医者仁心,便是最好的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