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碑林牧者
终南山北麓有个叫鹿鸣村的小村子,村后是片漫山遍野的老林子。`j^i`n*j′i*a¢n-g/w?x-c¨.,c`o~m\村里人都说,那林子深处藏着座\"碑陵\",是前朝修的,可谁也没进去过——只听老辈讲,进了碑陵的人,出来时眼窝子都是青的,嘴里念叨些\"字要吃故事\"的疯话。
阿满是村里最皮实的牧童,十二岁上没了爹娘,跟着瞎眼的奶奶过活。每日天不亮,他就把羊群赶上山,找片背阴的草坡一躺,怀里揣本从货郎担上换的《野史残卷》,边看边哼:\"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个老儒生把竹简藏在瓦罐里......\"
这日晌午,羊群啃得正欢,阿满翻书翻到困乏,歪在块大石头上打盹。迷迷糊糊间,听见\"沙沙\"响,睁眼一瞧,身边的石头竟泛着青光——原是块一人高的石碑,碑身爬满深绿苔藓,最上面一行字却淡得像雾:\"汉建安五年,关云长过此。\"
阿满伸手摸了摸,指尖触到碑身的刹那,猛地打了个寒颤。那字竟像活物似的,\"吱溜\"钻进他指甲缝里!他慌忙抽手,却见碑上的字又慢慢渗出来,只是比先前更淡了。
\"许是要吃东西?\"阿满想起奶奶常说,山里的老树精要喝露水,石潭里的鱼精要吃月光。他翻开怀里的《野史残卷》,清了清嗓子念:\"后汉末年,有猎户夜宿山神庙,见供桌上摆着碗清水,水面浮着片柳叶......\"
话音刚落,碑上的字突然亮堂起来!原本模糊的\"关云长过此\"五个字,变得墨黑如漆,连旁边被苔藓盖住的\"过五关\"三个小字,也慢慢显了出来。,x.q?i_u\s·h,u¢b_a¨n`g_._c!o~m`阿满惊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见碑身下的青苔簌簌蠕动,竟在地面织出条绿莹莹的小路,直通林子深处。
打那天起,阿满每日放羊都绕到碑陵。他发现,这林子里藏着七十二块碑,每块碑都像饿坏了的娃——有的碑身裂了缝,字就往裂缝外渗;有的碑角缺了块,字就缩成团;最可怜的是块断碑,只剩半截,上面的字全靠阿满念书\"吊命\",读一遍,字就浓一分,读两遍,能多撑三日。
\"原来你们要吃故事啊!\"阿满拍着大腿乐,\"我这儿有的是!\"他把从货郎那听来的野史、从说书人那记的传奇,甚至奶奶讲的\"狐仙讨封\",都念给碑听。说来也奇,那些碑竟真长了\"胃口\"——被阿满念过的碑,碑身会渗出亮晶晶的水珠,滴在地上,青苔长得格外肥厚;更妙的是,那些青苔会顺着他的脚印爬,在地上织出各种纹路:羊群走散时,青苔会铺成箭头;他口渴了,青苔会绕到山泉边;就连哪块碑\"饿\"得厉害,青苔都会在他鞋尖戳个小土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