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 作品

第376章 续弦谱

大庆王朝,有座不起眼的小镇,唤作“烟雨镇”。?/天x禧?)小@{?说?网÷*÷ ?首x&:发2镇上住着一位名叫阿弦的年轻乐师。阿弦生得清瘦文雅,指间功夫了得,尤其擅弹古琴。他有一张祖传的旧琴,名为“忘机”,琴身斑驳,漆色暗淡,却隐隐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这琴于阿弦而言,如同手足,他能从琴弦的震颤中,听到风声雨声,看到花开花落,甚至能感受到旁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悲欢。

那一日,烟雨镇难得放晴,阿弦照例在自家小院里抚琴。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琴声悠扬,似在描绘这宁静的午后。弹着弹着,突然“嘣”的一声脆响,最粗的那根“宫”弦,毫无征兆地断了。

阿弦的手僵在半空,琴声戛然而止。他怔怔地看着断弦掉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最后一响。那声音,像极了心碎。他小心翼翼地拾起断弦,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仿佛握住了一段逝去的时光。这张“忘机”琴,是他祖父留下的,祖父临终前曾摸着琴,对他说:“阿弦,这琴,能通天地,慰人心。好生保管,莫让它寂寞。”

如今,琴弦断了,寂寞的岂止是琴,更是他阿弦的心。

断了“宫”弦,整张琴便如同废了半边,再弹起来,音色喑哑,缺了根基,少了那份浑厚与沉稳。阿弦试了几次,都弹不成调,索性将琴抱在怀里,坐在廊下,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发呆。一连几日,他都如此,茶饭不思,形容憔悴。

镇上的人见阿弦这般模样,纷纷来劝。有人说:“再买根新弦便是了,何苦如此?”阿弦摇头,新弦虽易得,但这“忘机”琴,似乎对寻常丝弦格外挑剔,寻常弦上去了,总是格格不入,音色也大打折扣。

也有好事者,提起了一个近乎传说的名字:“《续弦谱》。”

“《续弦谱》?”阿弦眼睛猛地一亮。

那人说:“是啊,传说中,若得绝世古琴,却不慎断弦,寻常弦难续其魂,便需寻访这《续弦谱》。此谱非寻常乐谱,上面记载的,不是曲调,而是一种……一种以天地奇物续弦的法子。”

那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继续道:“据说,要收集晨露、蛛丝、月光、离人泪,然后在特定的时辰,以心火煅烧,凝成无形之弦,续在断弦处。/x.i~a\o′s?h`u′o\z/h~a+i+.¢c¢o,m^如此一来,不仅琴能复原,那琴音,还能沟通幽冥,有不可思议之效。”

阿弦的心,瞬间被点燃了。沟通幽冥?这听起来荒诞不经,却正合他此刻的心境。祖父已逝多年,他时常怀念与祖父对坐抚琴的时光。若真能让琴音沟通幽冥,或许……或许能听到祖父的声音?

“这《续弦谱》何处可寻?”阿弦急切地问。

那人摇摇头:“这谱子太过玄奇,早已失传,据说只有极少数得道高人或是隐世奇人知晓一二。寻常人,一辈子也难遇其踪影。”

阿弦的心,又沉了下去。但一想到“忘机”琴的现状,想到祖父的遗言,他咬了咬牙:“无论如何,我都要试一试!”

于是,阿弦收拾行囊,告别了烟雨镇,踏上了寻访《续弦谱》的旅程。这一走,便是数月。

他风餐露宿,走遍了山川河流。他问过庙里的老僧,问过道观里的道长,问过深山里的樵夫,问过市井里的老者,甚至问过路边卖艺的盲眼艺人。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摇头,或是“痴人说梦”,或是“何苦执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弦的盘缠渐渐用尽,身上的衣衫也磨破了,但他心中的那团火,却从未熄灭。直到一个雨夜,他在一个破败的古庙里避雨,遇见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