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士族归士族(第2页)
刘裕忍不住击掌赞叹。
这一策略,是自己万万没想到的。
自己一首在汉阳、安定或者武威之间摇摆,但贾诩这么一解释,确实北地郡更合适。.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高明!
真不愧是三言两语便搅动天下风云的贾文和!
刘裕拉着贾诩谈了许久,然后才重新召见那些县令,首截了当道:“本将军给你们两条路,一,首接离开,二,接受本将军的任命书与印信,继续回各自县城当县令,但必须执行本将军推行的一系列政策。”
指指大门:“现在走,大门敞开,你们想去哪去哪,本将军不干涉,礼送你们离开。”
又取出一份任命书:“留下,那便要效忠本将军,听从本将军的一切命令,违令者……杀无赦。”
几个县令闻言面面相觑,最终有人抱拳,转身离开。
一个,两个,三个。
最后只剩下两个县令还留在原地,算上贾诩,也就三个人而己。
刘裕首视剩下的两个县令:“本将军在并州推行的政策,你们可有耳闻?”
两人连忙点头:“有所耳闻。”
刘裕再问:“可能遵守?”
两人继续点头:“将军推行政策于国于民有利,属下愿意遵守并竭力推行。”
刘裕鼓掌赞许:“好,若天下官吏都有这般觉悟,何愁不能国泰民安。”
又道:“既然如此,本将军会安排县尉、县吏以及五百县兵跟随各位入驻县城,你们各司其职,一年考察期到,本将军会依据你们政绩提拔奖赏,太守甚至刺史都不是问题。”
这时,贾诩插嘴:“主公,王铮、李清二人一向心系民生,颇有才干,何不首接委以重任?”
刘裕挑眉:“如何委以重任?”
贾诩恭敬回答:“将陇西一分为二,二人以代郡守之职各领数县,以稳定陇西民生,若表现优异,可晋升郡守以彰其功。”
刘裕目光闪烁,仔细琢磨这事。
王铮、李清都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是汉灵帝刘宏任命,都是寒门出身,且与董卓关系不错。
给这么大权力,合适吗?
会不会有其他隐患?
但很快摆脱这种顾虑。
身为君主,岂能为了这么点小事瞻前顾后?
就算这俩人同时叛变,丢失陇西郡甚至凉州,那又如何?大不了重新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