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是(第2页)
放火烧城,待火熄灭之后再收拾骸骨、重建新城。
在刘裕的控制下,瘟疫没有蔓延,但种种谣言却在长安三郡内蔓延开来,速度很快。
三郡动荡,民心惶惶。
贾诩来报:“主公,抓到好几个袁氏的间谍。”
刘裕点头:“这种间谍没有价值,随便处理掉,你现在的任务是监控民间对屠城一事的舆情,赶走该走的,留下该留的。^x-i,n?d\x~s+.¨c_o\m′”
贾诩嘿嘿笑道:“袁隗老贼横插一手,效果格外得好,各郡县都有豪族、豪商、大小地主举家搬迁。”
刘裕追问:“往南?”
贾诩更得意:“对,属下派人在那些人附近说荆州如何如何好,沿途如何如何安全顺畅,还贴心地为他们引荐南下荆州必经之地的守军。”
刘裕:“不会暴露吧?”
贾诩:“以袁氏之名行事。”
刘裕点点头。
贾诩干这活儿,上手就是快,天生就是搞这种工作的好料子。
刘裕吐了口气:“走吧,走吧,人各有志,免得以后撕破了脸皮,到那时候,我可是要杀人的。”
想了想,又吩咐道:“可以编些故事传播出去。”
贾诩连忙虚心请教:“请主公指点。”
刘裕笑道:“百姓不识字,也不明事理,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听不懂,还嫌你啰嗦。”
“所以,想让他们快速了解新政,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
“普通百姓们对什么感兴趣?”
“无非是情情爱爱、志怪小说、书生侠客这些东西。”
“把咱们的新政巧妙地编排进去,派人西处说书,要不了多久,百姓们便全知道了。”
“当然,重点还是要赶他们走人,在故事里加点类似的剧情,如张三是朔方的大地主,新政到时,不愿意搬迁,又不想配合,心存侥幸百般抵赖,结果最后被我抄家问斩。”
“反正就一个意思,我真敢杀人,不想死也不想服从新政的人赶紧逃,逃得晚了必死无疑。”
贾诩听到这,忽然一拍额头,由衷地赞道:“妙啊,主公,这招真高明!”
“比散播谣言、张贴告示高明许多!”
“尤其传播效率和范围,比谣言与告知更快更大。”
“如果真有效,以后所有政策都可以以这种方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