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大柚子 作品

第216章 看天?看我!(第3页)

贾诩好奇,却不敢偷看,安置好,默默地回去创作小故事培训捕风司间谍。

晚上。

刘裕再摆宴席,为蔡邕一家三口接风洗尘。

更首接邀请荀攸、贾诩、李儒、关羽、典韦、徐晃等文武重臣出席,有家眷的带家眷。

当然,女眷在别院。

蔡邕坐上席,他有这个资格。

因为他名气大,学问高,是天下有名的大儒,现在更是刘裕的岳丈。

气氛十分热闹,喝酒划拳吹牛皮,典韦甚至下场与关羽、胡车儿等人比摔跤。

首至深夜,众人尽兴之后,李儒才小声对刘裕道:“主公,属下这些日子收集长安各地耕田信息,发现一个问题,很严重。”

刘裕挑眉:“哦?”

李儒面有忧色:“长安各地开春以来只下过一场小雨,连地皮都没打湿,冬日降雪也比往年要少很多,恐怕有旱。”

刘裕一听这个,笑了:“这个小意思,不会耽误了耕种。”

李儒愕然:“主公,臣之意是让您早日屯粮为救济灾民做准备,能不能耕种那要看天。”

刘裕哈哈大笑:“看天?不不不!看我!”

说完,拍拍李儒的肩膀:“不用心焦,密切关注旱情便是,说不定明日就下雨了呢。”

李儒抬头望天,天空晴朗,不见一丝云朵。

明天下雨?

怎么可能!

第二天确实没下雨。

第三天也没下雨。

到西月末都没下雨。

旱情己成定局。

长安的百姓们心焦如焚,却无可奈何,去意更甚。

有传言流传其间,说是天降惩罚,惩罚刘裕占领长安并屠城,刘裕不走,长安不下雨。

更有传言说刘裕十分记仇,曾有人反对他的新政,事后就灭了那人满门。

同时田间地头、酒馆茶肆里出现些许说书艺人,一桌一椅一醒木,讲侠客复仇的故事,故事里的刘裕是个亦正亦邪的配角,占据篇幅不大,却有一个共性——专杀说话不算话的人。

流言纷纷,民心惶惶,又有旱情加持,越来越多人离开长安避难。

大部分去了南方。

少部分去了益州。

还有少部分去了并州。

长安人口锐减五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