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封王大典(第2页)
清君侧是个口号,只要一天打不进洛阳就只能是一句口号,拖得越久越像个笑话。
但封王却恰恰相反,刚开始可能不那么体面,但越往后好处越多,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都会越来越强。
而且给属下分封的官职也越来越高,几乎与正规朝廷没区别。¨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下边的人看见了上升空间,干劲只会更足。
外人见了好处,也会凑上去。
甚至可能会有世家豪族存了投机之心派族人投奔。
反正这事儿把袁隗气得够呛!
何况还要祭祀高祖庙。
袁隗之前还想着请小皇帝去长安一趟,祭祀高祖庙,以示正统,毕竟世祖之后祭祀高祖庙的皇帝屈指可数,让小皇帝去露个脸必然能聚拢人心。
结果长安被抢了,祭祀高祖庙的机会也抢了!
袁隗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一阵,情绪稳定下来后问计:“诸位,对这事,可有良策?”
众人纷纷摇头。
这事能有什么良策?
除了请小皇帝下旨申斥刘裕外,只有派兵夺下长安才能阻止。
可要是有那个本事,长安也不会丢了。
只能干瞪眼!
蒯越幽幽道:“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刘裕求雨不成,求雨不成,证明天意民心不在刘裕,届时便可以此攻击他不是高祖血脉,德不配位,不是正统。”
“另外可派人观礼,若他礼仪有失误疏漏,也是理由。”
“要封王的人,连基本的礼仪都安排不好,岂不可笑?”
袁隗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准了,又问:“派谁观礼比较合适?”
众人商量半天,最后看向张温。
张温与刘裕有过一面之缘,是熟人,而且能活着从刘裕手里回来,说明刘裕对张温印象还不错。
而且张温虽然打仗不行,可德高望重才华出众品行高洁令人信服。
此番以张温前往长安管理,合情合理。
袁隗当即封张温为议郎,领若干香烛纸钱快马首奔长安,对张温只有一个要求——挑毛病!
挑整个大典的礼仪方面的疏漏,悄悄记下来,回来之后再大肆宣扬。
……
长安城内喜气洋洋,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刘裕的亲兵都被拉去当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