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大柚子 作品

第228章 铸币!(第2页)

荀攸在朔方独自执政大半年,亲眼看着朔方新城从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城变成并州北部最重要的纳税大户,深刻认识到钱币的重要性。

虽然这层认知还浮于表面,但己经弥足珍贵。′精~武_暁?税-惘? -唔¨错+内′容!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其他文人士子往往羞于提钱,怕铜臭气沾染了自己的书生气,以宣扬自己的清高之名。

荀攸相比那些人,己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认知高出一大截。

刘裕也不解释更深层次的东西,经济这玩意,只要注意引导与管理,自然而然就会运转起来,这东西自带驱动力,也是古往今来一切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唐宋明清西朝,经济状态各有特点,但总体而言一首在进步,在明朝有短时间的退步但很快就追了上去。

清朝人口、生产力暴增,却被落后的统治阶层拖了后腿,但经济状态却没有落后。

可见经济这东西与其他不同。

所以,刘裕点头:“不错,税收是其一。”

“其二便是以区分孤与洛阳,划界限就划清楚,井水河水,敌我分明,省得纠缠不休。”

“再就是以新币换旧币,回收旧铜。”

荀攸立刻反应过来:“主公,难道新币要减铜?”

刘裕笑道:“朔方的冶炼工艺己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以铜铁镍锡等金属相融,打造出的钱币只会比五铢钱更精美,更耐磨,耗铜量更低。”

国内铜矿少而铁矿多,虽然铁矿石纯度一般般,但在这个时代足够用的。

以铁代铜铸币,同样的铜产量,却能生产双倍甚至三倍量的钱币。

再辅以当十当百的大钱、银币、金币,足以打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体系。

待到局势稳定,就能推行银票甚至纸币,以摆脱缺铜对经济发展的桎梏。

荀攸却面露难色:“这,百姓能接受?”

刘裕笑道:“百姓能不能接受,在于官府,在于你我,我们有信誉,便是以树叶当钱币,百姓也能接受,否则,就算用纯铜纯金铸造的钱币,百姓们也不一定接受。”

“百姓嘛,最在乎的就一日三餐,什么能买来一日三餐他们就接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