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人间与人间地狱
(上一章末尾也有修改,兄弟们可以回头瞅一眼。~零`点`看_书! _醉.薪`蟑-节/埂\新-哙~)
郑玄扭头,却见一中年人热情洋溢地快步迎上来,只觉得有点面熟:“你是……”
中年人一拍大腿:“哎呦,还真是您!”
“老师!我是您的学生于谦呐,二十年前在高密,那时候您名气还不算很大,学堂很小,学生也不多,还是弟子们筹钱给您翻盖学堂来着。”
于谦走到郑玄身边,搀扶住郑玄的胳膊往里请:“老师,先到里间暖和暖和。”
郑玄想起来了,当初确实收过这么个学生,家里是高密豪族,族中有万亩良田,为人也机灵,但只学了半年就走了,说是老父亲去世,要回家继承家业。
忍不住问:“你如何来了这里?”
于谦听到这个问题,面露得意之色:“这是学生这辈子最英明的选择,老师,朔州与别的地方真不同,嘿嘿,这里才是人间,其他地方那是人间地狱。”
“来了朔方,学生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政通人和百姓富足。”
“来了朔方,学生才知道秦王殿下才是真正的明主,圣主,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伟大君主!”
“这天下,就该他执掌!”
“相比之下,其他人,嘿嘿嘿,不配给殿下提鞋。”
郑玄听得嘴角首抽抽,忍不住再问一遍:“你如何来了这里?”
于谦“嘿”了一声:“也是巧合,孔北海招兵买马,我家接了点份额,当时殿下横扫草原缴获许多鲜卑战马,我就来瞧瞧,当时第一站是广牧县,来了一瞧,好家伙,这小县城比北海城还富庶,和我印象中的边陲小城完全不同。”
郑玄点头:“当年整个朔方郡都极荒凉,在鲜卑和匈奴的包围下,朝廷己经放弃他们,多少年不曾派遣官吏,更沦为流放之地,蔡伯喈就被先帝流放至朔方郡。”
说到这里,忽然一惊。
蔡伯喈!
是他!
一定是他协助刘裕简化文字、教化百姓!
也只有他!
难怪能出现在刘裕的封王大典上。
于谦点头:“之前的广牧小县,还不如咱高密一个镇子大,人口不过千人,几乎全是老弱病残,城墙低矮纵马可入。”
“可仅仅一年,广牧县便来了个大变样,造了新城墙,开垦了几十万亩良田,当年就得了丰收,实现粮食自足。”
“此后更以战马、牛羊骡马、牛羊脂膏为特产赚钱,成为朔方甚至整个北境最富庶的县城。”
“再往后的事情就都知道了,横扫草原,抗击第一次围剿,占领朔方全境,抗击第二次围剿,占领并州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晋阳城,接着便是西进凉州,东进长安,封秦王,北上建设朔钢城、后套城、青山关以及草原五城。*欣/捖¢ \ ?榊/戦+ \已^发?布\最+新?蟑+結-”
说到这里,笑问:“老师,你可曾参观过草原五城?”
郑玄摇头:“草原五城比北海城如何?”
北海城,其实是指北海国治所剧县县城,但习惯性称之为北海城,说去北海城,就是去剧县县城。
正如太原郡治所晋阳城,本地人也习惯性地喊晋阳城为太原城。
许多治所所在的郡城甚至州城都有这种俗成的名称。
于谦笑道:“老师,北海城在青州境内也算高大坚固,但跟草原五城没法比。”
“受降城知道吧?现在叫安宁城,占地面积与城墙高度都与长安城不相上下,远超北海城。”
“虽然现在入驻的人口还不多,但己有繁荣之相,广袤的草原等着殿下领地内百姓去开发呢。”
“草原上虽然苦寒,不利耕种,却有放牧优势,为殿下放牧牛羊骡马也能过上好日子。”
“听说殿下正在制定相关政策,以开发利用和保护草场,避免无序占领和过度放牧什么的。”
“等政策出台,草原五城将成为北部最繁华的城市群,全国各地的商贩都会到这里收购牛羊骡马、皮毛、药材、脂膏等特产。”
“到那时候,朔方、广牧、青山关这条商道只会更繁华!”
“尤其青山关,嘿嘿,学生在青山关刚刚建成时就在这里买了三间门市,一间自用开火锅店,两间租出去收租,这才一年半,就己经收回成本,就这一个火锅店,每月净利润便超过老家万亩良田的一年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