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的文化体系

戚广陵用布置作业的机会,向戚广瑞提问初始阶段该教难民些什么东西?

他的想法是,基础的扫盲之后,成立类似职高技校之类的技术培养专项。

比如剑麻己经处理好,急需一批能纺织麻布的人手,可所有难民中,只有何家老太太跟另外一个妇人会织麻的。

成立织麻教学班就能很快培养出人手工作。

其他也是,比如零件打磨,比如打铁,比如种植等等。

但在技能培训之余,文化教育也不能太落后。

没有文化的工人就像是流水线上没有灵魂的机器,只知道重复进行简单的工作,没有任何创造性跟领导力。

戚广陵很需要创造型人才,他实在受够了一个动作一个指令的情况。

他欠了一屁股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些项目他只要不下达下一个指令,下面的人就不知道自行开展后续行动,进程实在缓慢。

扫盲识字,才能看书学习。

在说明情况后,戚广瑞很快给了回复。

他的建议是,教学汉语拼音,配合现代字典使用,能最快速度帮助无基础的人识字。

只要识了字,会查字典,就能开始阅读简单易懂的书籍。

这个方法的弊端在于,等于是在这个时空新建设了一个文化体系,会导致这个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得到社会认同。

但……

这不也保证了人才稳定性?

所学所知只有戚家体系能接纳,想叛离,就得在原有基础上再学一次外头那套体系。

但这些难民都是平民出身,如果有机会学习外头那套体系,也不会等到今天了。

更何况,就算学会了东西,想只通过口述获得外界认可,外面也不会有戚家这种工种啊。

加上这时代天然的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因素以及社会舆论等原因影响,一般只要投入某个势力之后,除非主家大厦将倾,否则少有叛离的。

就像戚一他们,就算戚家倒塌,他们也一首追随戚清淮,生死效忠!

戚广瑞显然是考虑过这些才推荐学汉语拼音的,戚广陵干脆不去多费脑子,选择按照戚广瑞的推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