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归途风云(第2页)

"哪部分的?"领头的国军营长趾高气扬地问。

李云龙亮出证件:"八路军独立团。"

"哦,土八路啊。"营长嗤笑着,"现在归我们战区管辖,武器上缴,人员整编。"

张大彪当场就要拔枪,被李云龙按住。他盯着营长领章上的青天白日徽,突然笑了:"行啊,叫你们长官来接收。"

当夜,他们在河滩宿营。李云龙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油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帐篷上,像个张牙舞爪的巨人。?5/2.m+i¨a*n?h?u^a+t^a+n_g·.\c¨o-m/

"情况清楚了。"李云龙用刺刀在地上画着示意图,"国军五个师正往咱们根据地运动。总部命令我们三天内赶回去,但前面..."刀尖点了点铁路线,"至少有三个团的拦路虎。"

"打过去!"王喜武的伤臂还吊着,但眼神凶狠如狼。

李云龙摇摇头:"硬拼是找死。"他转向老赵,"咱们还有多少炸药?"

"不到二十斤。"兵工厂主任挠着头,"但有个新玩意儿..."他从包袱里掏出几个铁疙瘩,"缴获的日军磁性炸弹,能吸在铁轨上。"

作战计划在蛙鸣声中成型:由张大彪带主力佯攻铁路桥,吸引守军注意;李云龙则率特战队夜袭

调度站,瘫痪整条铁路线;老乡们由私塾先生带领,走山路秘密转移。

"记住,"李云龙把最后半包烟丝分给大家,"这次不是打鬼子,是跟'友军'周旋。尽量别死人...咱们的人死够了。"

子夜行动前,小菊把一块烤得焦黄的饼子塞进李云龙手里:"叔...俺跟私塾爷爷学了个新字。"她用树枝在沙地上歪歪扭扭地画了个"家"。

李云龙摸摸她的头:"等回去了...教你写更多。"

铁路调度站比想象的更戒备森严。探照灯来回扫射,铁丝网上挂着空罐头盒,巡逻队的狼狗不时狂吠。李云龙趴在排水沟里,数着哨兵换岗的时间差。

"看那个油罐车。"他指向站台尽头,"炸了它,够国军忙活半月的。"

爆破组沿着铁轨匍匐前进,磁性炸弹像水蛭般吸附在车底。李云龙则带人摸向调度室,透过窗户看见个国军上校正对着电话咆哮:"什么?八路主力?放屁!他们还在山海关..."

"砰!"

李云龙踹门而入,三把大盖顶住上校后心:"错了,老子在这。"

当油罐车爆炸的火光映红半边天空时,调度站己经乱成一锅粥。李云龙慢条斯理地喝着上校的咖啡,桌上摊着刚缴获的作战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国军各部的布防位置。

"告诉你们长官,"李云龙把地图卷起来塞进怀里,"想吃掉八路军,小心崩了牙!"

他们趁乱撤离时,铁路线己经瘫痪。三列军用车堵在岔道口,至少一个师的兵力被钉死在这里。李云龙回头看了眼冲天的火光,突然想起现代的一句台词——"让子弹飞一会儿"。

接下来的两天,队伍昼伏夜出。李云龙的伤腿感染了,高烧烧得他眼前发黑,但拒绝抬担架。路过一个被焚毁的村庄时,他们发现了更骇人的景象——十几具尸体整齐排列在打谷场上,全是脑后中枪。

"是武工队..."张大彪从一具尸体上摸出枚磨得发亮的五角星,"去年派来建立秘密交通线的..."

李云龙蹲下身,合上死者圆睁的眼睛。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胸口还别着支钢笔。钢笔帽上刻着"抗战必胜",笔尖己经锈迹斑斑。

"埋了。"李云龙的声音沙哑得可怕,"记下名字。"

第三天黄昏,他们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太行山脉。但山脚下的景象让所有人握紧了枪——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原本的团部门口,巡逻的国军士兵穿着崭新的美式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