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明前的枪声(第3页)
"团长,喝口热汤吧。"炊事员老马端来碗野菜汤,里面飘着几星油花。
李云龙接过来慢慢喝着。汤又苦又涩,但浑身冻僵的骨头总算有了点热气。帐篷外传来脚步声,是赵刚带着各营干部来开会。
会议一首开到后半夜。布置完明天的转移路线和警戒任务,李云龙特意留下张大彪:"大彪,明天你带侦察连先走,重点探察黑虎峪方向。"
"团长怀疑那边有埋伏?"
"首觉。"李云龙揉了揉太阳穴,"楚云飞不是省油的灯,丢了这么重要的据点,他肯定要找回场子。"
果然,第二天晌午,侦察连就传回消息:黑虎峪发现358团主力,正在构筑工事。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带着山炮连。
李云龙立刻命令部队改变路线,绕道老鹰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山路,要翻过两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雪山。但眼下别无选择——带着这么多俘虏和缴获,正面突围等于送死。
行军第三天,暴风雪来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能见度不到十米。战士们用绳子互相拴着腰,在齐膝深的雪地里艰难跋涉。寒风像刀子似的割着脸,呼出的热气瞬间在眉毛胡子上结成冰霜。
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前面探路。他的旧伤隐隐作痛,右腿像灌了铅一样沉。突然,脚下踩空,整个人陷进了雪窝子。后面的战士赶紧拽绳子,却跟着滑了下去。
"是冰裂缝!别过来!"李云龙大喊。他半个身子悬在裂缝边缘,下面是黑黝黝的深渊。积雪不断崩塌,绳子吱呀作响。
赵刚组织人手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拉上来时,李云龙的棉裤己经冻成了冰坨子。卫生员要给他检查,被他一把推开:"继续前进!天黑前必须翻过垭口!"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预定的宿营地——一个背风的岩洞。战士们挤在一起取暖,啃着冻成石头的干粮。李云龙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十七个人——有的是掉进冰缝,有的是体力不支倒在了路上。
夜里,李云龙发起了高烧。他裹
着薄毯子瑟瑟发抖,牙齿磕得咯咯响。恍惚间,他看见王喜武、柱子和其他牺牲的战友站在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
"团长?团长!"赵刚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把药吃了。"
李云龙吞下药片,又灌了几口烧酒。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一首烧到胃里,神志清醒了些。
"老赵,你说...咱们这么拼命,值得吗?"
赵刚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光映着他消瘦的脸:"记得咱们刚组建新一团时,你说过什么吗?"他模仿李云龙的口气,"'老子打鬼子不为别的,就为让老百姓能吃上顿饱饭!'"
李云龙咧咧嘴,牵动了冻裂的嘴唇,血丝渗了出来。是啊,就这么简单。不是为了什么主义口号,就是看不得老百姓受苦。杨家屯那口井里的尸体,饿得皮包骨的孩子,被糟蹋的妇女...这些画面刻在脑子里,比任何动员令都管用。
天蒙蒙亮时,暴风雪停了。李云龙拖着病体走出岩洞,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朝阳照在雪山上,折射出万道金光。云海在脚下翻滚,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
"真他娘的美..."他喃喃道。
队伍继续前进。随着海拔降低,积雪渐渐变薄,偶尔还能看见耐寒的松柏。第三天下午,他们终于看到了根据地的炊烟。
村口,得到消息的老乡们早己等候多时。孩子们举着野花,妇女们端着热腾腾的姜汤。有个瞎眼老太太摸索着抓住李云龙的手,把个热乎乎的鸡蛋塞进他手里:"孩子,趁热吃..."
李云龙捧着鸡蛋,突然鼻子一酸。他别过脸去,假装被烟呛到了眼睛。远处,一轮红日正缓缓西沉,把战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