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老村 作品

第74章 碑影寺异闻录(第2页)

“此乃本寺第一重‘影’。”老僧以竹杖叩地,“当年壁画所绘,本是高僧镇妖图。”

墙角碎砖下忽露半卷残经。老僧拂去尘灰,现出焦黄纸页,上以朱砂绘着繁复符咒,旁有小楷批注:“弘治九年七月十五,妖蛟走丹,遗毒百里。幸得无名僧以血肉为引,封蛟魂于碑下。!咸?鱼/墈\书? ¢首·发+”

“无名僧?”我翻动经卷,符咒背面竟有蝇头血书:“贫僧慧明,本屠户子。昔杀生无算,今愿舍此残躯,赎罪于蛟毒肆虐处。恳请后人勿立碑传名,但刻镇妖符于寺壁,永镇此獠。”

老僧指向壁画空白处:“此即镇妖符原址。然嘉靖年间,有县令嫌壁画狰狞,命匠人铲去符咒,改绘菩萨讲经图。”竹杖忽重重点在空白边缘——几片剥落的彩绘下,赫然渗出墨绿粘液,腥气扑鼻!

“蛟魂蚀壁六十载矣。”老僧冷笑,“那县令不足三月便浑身溃烂而亡,接任者复绘符咒,却再也压不住碑下之物。”

正午日光直射残壁,空白处阴影竟缓缓凸起,形成扭动的长条形暗斑。老僧急取腰间铜钵,以清水泼向暗斑。水面触壁的刹那,暗斑中传出婴儿啼哭般的尖啸,整面墙壁渗出细密水珠,墨绿粘液如活物般在砖缝间游走!

“蛟毒未消,时时欲破壁而出。”老僧以袖掩鼻,“每逢阴雨,寺中井水便泛绿光,饮者必生鳞癣。”他引我至后院古井,果见石栏内侧布满抓痕,深及寸许,似有巨物曾奋力攀出。

---

当夜雷雨又至,老僧邀我共守经堂。子时三刻,他突然推倒经柜,露出墙后暗龛。龛中无佛像,只供着个青布包裹。解开七层油布,一把青铜古剑赫然呈现——剑身布满铜绿,刃口密布锯齿状崩痕,剑柄缠绕的丝线已朽成灰黑。

“此剑饮过妖蛟血。”

老僧指尖抚过剑脊一道深痕,“当年无名僧持此剑与蛟斗,剑折人亡,却也将蛟魂钉入碑底。”烛火映照下,剑身绿锈中忽然浮出暗红血丝,如活物般缓缓蠕动。

窗外炸雷骤响,古井方向传来“咕咚”闷响。老僧倏然变色:“井封动了!”抄起铜剑直奔后院。但见井口石盖震开半尺,墨绿井水翻涌如沸,腥风挟着硫磺味喷薄而出。

老僧咬破中指,将血抹在剑刃崩缺处,断剑竟发出龙吟般的嗡鸣。他反手将剑插入井沿石缝。刹那间井水如遭禁锢,水面浮出密密麻麻的鳞状波纹,一张模糊巨口在水下开合,发出含混嘶吼:“还我…丹来…”

“妖孽!”老僧暴喝,脚踏禹步,铜剑在石缝中铮铮作响。水面鳞纹骤然破碎,井底传来不甘的咆哮,渐渐归于沉寂。老僧踉跄后退,手中铜剑裂纹蔓延,终在一声脆响中碎为数段。

“镇不住了。”他望着掌心随剑碎裂而浮现的墨绿斑痕苦笑,“当年无名僧断剑封蛟,今剑碎,大劫将至。”

---

三日后,寺外来了一对母子。妇人荆钗布裙,面容枯槁,搀扶的幼子约七八岁,右腿蜷曲不能着地。两人对着残碑焚香叩拜,哭声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