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道士飞升(第2页)
当玄真子拖着伤躯,脸色惨白如金纸,道袍染血,踉跄着回到守拙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再次一沉。
道观内外,一片愁云惨雾。呻吟声、哭嚎声比离开时更加凄厉绝望。院中熬药的几口大锅下,柴火已显颓势,药汤翻滚着浑浊的气泡。明尘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小脸被烟灰和泪水糊得看不清本来颜色,正吃力地扶着一个呕吐不止的妇人,声音嘶
哑地喊着:“婶子,再喝一口,再喝一口药!师父快回来了!”
偏殿方向,一股浓烈的死气弥漫出来。玄真子心中一痛,知道李老伯之后,又有人没能撑住。
“师父!”明尘一眼看到玄真子,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浮木,哭着扑了过来,“您受伤了?!城里……城里怎么样?”
“邪源已毁。”玄真子声音沙哑,按住明尘的肩膀,“但疫毒仍在,刻不容缓。为师需即刻开炉炼丹!”
他顾不上处理自己的伤势,直奔观后那间简陋得只有一口破旧黄泥丹炉的丹房。丹炉冰冷,炉壁上积着厚厚的灰。玄真子盘膝坐于炉前,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与左肩剧痛。他先取出几粒固本培元的丹药服下,随即双手掐诀,口诵真言:“离火之精,听吾号令!起!”
指尖一点微弱的赤芒射出,没入炉底。沉寂的丹炉发出一声沉闷的嗡鸣,炉膛内一点赤红的火苗骤然亮起,随即迅速蔓延,化作熊熊烈焰!灼热的气浪瞬间充斥整个狭小的丹房。
玄真子取出药篓,将所剩不多的草药尽数投入炉中。他闭目凝神,意念沉入丹炉之内。炉火映照着他苍白而专注的脸庞,汗水混合着肩头的血水,浸透了灰布道袍。
“师父!药快没了!外面的乡亲们……”明尘焦急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玄真子猛地睁开眼,眼中血丝密布。他看了看炉中翻滚的药液,又感知了一下观内外越发浓重的死气与病气。草药太普通,药力太弱!仅凭这些,根本压制不住那融合了怨毒秽气的诡谲疫毒!就算炼成丹药,也救不了多少人!时间……时间不多了!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划过他因剧痛和焦虑而有些混乱的脑海——道门秘典《云笈七签》中曾记载一则近乎传说的古法:“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意指以自身为丹鼎,引天地浩然之气,融阴阳造化之功,可炼不世奇药!然此法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是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玄真子的目光扫过丹房窗外,那挤满了绝望乡民的小小院落。一张张痛苦扭曲的面孔,一声声微弱的呻吟,一双双渴求生存的眼睛……尤其是明尘那满是泪痕和希冀的小脸。
他缓缓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犹豫、恐惧都已褪去,只剩下磐石般的决绝与悲悯。修道数十年,参的是天地玄机,求的是逍遥长生。然长生何用?若不能解苍生于倒悬,济世难于水火,这道,不修也罢!
心意已决!
玄真子猛地站起身,一掌拍在滚烫的丹炉之上!“嗡!”丹炉发出一声哀鸣,炉火瞬间熄灭。?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
“明尘!”玄真子推开丹房门,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取为师那柄松纹剑来!备清水三大桶!再取朱砂、黄纸!”
明尘不明所以,但见师父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不敢多问,连忙照办。
玄真子大步走到前院中央。乡民们被他的气势所慑,呻吟哭喊声都小了许多,茫然地看着这位浑身染血、却仿佛散发着某种神圣光芒的老道。
他接过明尘递来的松纹木剑,左手捻起朱砂笔,在黄纸上龙飞凤舞,画下一道道繁复玄奥、金光隐现的符箓。每一笔落下,他本就苍白的脸色便更白一分,额上汗如雨下。画完最后一道符,他身体微微一晃,明尘连忙上前扶住。
“痴儿,退开。”玄真子轻轻推开明尘,声音温和却带着诀别之意,“看好为师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口诀。此乃……道之真义。”
他走到院中空地,将那几张金光符箓按九宫八卦之位贴于地面。随即,他立于符阵中央,仰首望天。此刻,日头已微微偏西,山风渐起,吹动他染血的道袍与苍苍白发。
玄真子神色肃穆,左手掐三清诀护于胸前,右手倒持松纹木剑,剑尖斜指苍穹!他深深吸气,胸腔如同风箱般起伏,声若洪钟大吕,响彻整个栖霞山谷:
“渺渺大罗,三清道尊在上!弟子玄真,玄门末学,修行七十余载,未能证得无上大道,深愧祖师!然今青州罹难,恶疫横行,生灵涂炭,怨气冲天!弟子道行微末,无回天之力,唯有以此残躯,效法古圣,开天地炉,炼造化丹!不求己身超脱,但求瘟毒尽散,黎庶安康!此心此念,天地共鉴!若蒙祖师垂怜,苍天有感,助弟子成此功德,弟子虽万死……无悔!”
咒言一出,天地骤生感应!原本晴朗的天空,风云突变!栖霞山顶,浓重的铅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旋涡中心,隐隐有沉闷的雷声滚动!一股浩瀚、威严、沛然莫御的天地威压,如同无形的巨山,轰然降临!守拙观内外,所有生灵,无论人兽虫鸟,尽皆心胆俱寒,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
明尘被这股威压死死按在地上,惊恐地抬头望去,只见师父玄真子立于符阵中央,须发皆张,衣袍猎猎作响!他周身开始散发出柔和却越来越强烈的白光!那光芒纯净、圣洁,带着一种洗涤一切污秽、抚平一切伤痛的无上气息!
玄真子猛地将手中松纹木剑倒插入符阵中心的地面!剑身没入土中尺余!他双手合十于胸前,结莲花印,口诵玄奥古咒:“乾坤为鼎,日月为炉!阴阳为炭,造化为工!吾身为引,万炁归宗!炼——!”
最后一个“炼”字出口,如同九天惊雷炸响!
轰隆——!
栖霞山顶的铅云漩涡中心,一道粗壮无比、炽白刺目的巨大光柱,如同天神投下的裁决之矛,撕裂云层,无视空间距离,瞬间贯穿而下,精准无比地轰击在玄真子身上!将他整个人彻底吞没!
“师父——!”明尘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挣扎着想冲过去,却被那浩瀚的天地威压和狂暴的能量乱流死死压制在地,动弹不得!
光柱之中,玄真子的身影变得模糊、透明。他脸上没有痛苦,只有一种大解脱、大慈悲的平静。他周身的白光与贯体的天地光柱融为一体,化作一个巨大无比、缓缓旋转的、由无数玄奥符文构成的“丹炉”虚影!整个守拙观前院,都笼罩在这虚幻而神圣的丹炉光影之内!
下一刻,让所有人永生难忘的神迹发生了!
玄真子的身体,从双脚开始,如同投入熔炉的雪人,开始一寸寸地、无声无息地消融!消融并非化为灰烬,而是化作无数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草木清香与勃勃生机的碧绿色光点!那光点如同亿万颗最纯净的翡翠星辰,在巨大的“天地丹炉”虚影中升腾、飞舞、旋转!
与此同时,弥漫在守拙观内外、甚至从山下临山县城方向丝丝缕缕飘荡而来的疫病秽气、紫黑斑块散发的腥臭、病人咳出的污血黑痰中蕴含的邪毒……所有与“鬼面瘟”相关的阴毒、污秽、怨戾之气,仿佛受到了天地法则的强制牵引,被一股无形的伟力硬生生从病人体内、从空气中剥离、抽吸出来!
丝丝缕缕、粘稠如墨的秽气黑线,如同万川归海,从四面八方疯狂地涌入那笼罩院落的巨大丹炉虚影之中!一进入虚影范围,这些污秽邪毒便被炉中那纯净浩瀚的天地之力与玄真子所化的碧绿光点瞬间包裹、炼化!
嗤嗤嗤——!
刺耳的净化声响成一片!墨黑的秽气在碧绿光点与天地之力的绞杀下,如同投入烈火的油脂,迅速消融、溃散,化作缕缕无害的青烟消散!而每炼化一丝秽气,那丹炉虚影中的碧绿光点便壮大一分,散发出的治愈气息便浓郁一分!
整个炼化的过程,如同天地间最宏大也最悲壮的丹道!玄真子以自身血肉神魂为药引,以毕生修为与精魄为薪柴,引天地浩然正气为炉火,将弥漫青州的至阴邪毒强行投入这“天地洪炉”之中,进行着最彻底的净化与逆转!
他的身躯在光柱中持续消融,腰部、胸膛、双臂……化作越来越多的碧绿光点。那光点蕴含的生机之力也越发磅礴浩瀚!当消融至脖颈时,玄真子最后看了一眼地上痛哭流涕的明尘,看了一眼院中那些痛苦渐渐消退、脸上露出茫然与难以置信神色的乡民,他的嘴角,竟缓缓勾起一丝欣慰而平和的微笑。
随即,他整个头颅也化作一片最璀璨的碧绿光雨,融入那巨大的丹炉虚影!
轰——!
天地丹炉的虚影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烈光芒!所有碧绿光点在这一刻彻底融合、升华!化作一场温暖、圣洁、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净化之力的碧绿色光雨,如同九天银河倒泻,从丹炉虚影中磅礴洒落,覆盖了整个守拙观,并迅速向山下临山县城乃至更远的疫区弥漫而去!
光雨所及之处,神迹显现!
院中那些原本痛苦呻吟、浑身溃烂流脓的重症病人,身上狰狞的紫黑斑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收缩!溃烂的伤口停止了流脓,边缘开始长出新鲜的肉芽!堵塞肺腑的黑气被驱散,艰难的呼吸变得顺畅!高烧迅速退去,浑浊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彩!就连偏殿弥漫的死气,也被这圣洁的光雨涤荡一空!
“好了!我……我感觉有力气了!”
“不痛了!真的不痛了!”
“娘!娘你醒醒!你看!斑块消了!”
“神仙!老神仙显灵了!”
劫后余生的狂喜哭喊声瞬间取代了绝望的呻吟,响彻栖霞山谷!无数乡民挣扎着爬起,朝着玄真子消失的地方,朝着那漫天洒落的碧绿光雨,涕泪横流地叩拜下去!
明尘呆呆地跪在院中,任由那温暖治愈的光雨洒满全身。他仰着头,泪水模糊了视线,看着那巨大的丹炉虚影在洒尽光雨后,缓缓消散。师父……真的不在了。他用自己的命,换了这满城生灵的命!
“师父……”明尘哽咽着,朝着虚影消散的虚空,重重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触碰冰冷的地面,那残留的、属于师父的温暖气息,让他心如刀绞。
碧绿的光雨持续洒落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终于渐渐停歇。笼罩青州大地的疫病阴云,被这天地间最悲悯的力量彻底涤荡干净。幸存的人们相互搀扶着走出家门,走上街头,茫然、惊喜、恍如隔世地看着重现生机的家园。城中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与绝望,已被劫后余生的哭泣与对玄真道长的无尽感念
所取代。
明尘在乡民的帮助下,收殓了道观内外不幸病逝者的遗体,妥善安葬。他强忍着悲痛,默默地打扫着道观。当他清理到师父最后站立的地方时,发现除了那柄深深插入地面的松纹木剑,地上竟还残留着几点晶莹如露、散发着淡淡温润光泽的……碧玉般的碎屑?碎屑旁边,静静躺着一块巴掌大小、非金非玉、通体温润、内里仿佛有云霞流转的紫色玉牌。
明尘颤抖着捡起那几点碧玉碎屑和紫色玉牌。碎屑入手温润,散发着与那治愈光雨同源的、令人心神宁静的草木清香。而那紫色玉牌,触手生温,正面以古篆刻着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守拙”,背面则刻着一行小字:“道法自然,守心守拙”。
“师父……”明尘将碧玉碎屑和玉牌紧紧捂在胸口,泪水再次汹涌而出。他知道,这是师父留给他最后的念想,也是守拙观的传承。
数日后,青州府新任知府带着大队人马和赈灾物资赶到临山县。面对满城百姓泣血诉说的“玄真道长焚身化雨救苍生”的神迹,看着那柄依旧倒插在守拙观院中、剑身隐隐流转清光的松纹木剑,以及明尘奉上的那枚“守拙”玉牌,知府震撼莫名,当即下令:厚葬所有罹难者,重建守拙观,敕封为“护国佑民守拙真君观”,并亲自撰写碑文,记述玄真子舍身救疫的无量功德。
守拙观的重建工程浩大,香火日渐鼎盛。明尘拒绝了知府让他继任观主的好意,也婉拒了无数想要拜入山门的富家子弟。他将那几点碧玉碎屑,郑重地埋在了师父最后站立之处的泥土中。说也奇怪,自那以后,守拙观内外,无论寒暑,总弥漫着一股清心宁神的淡淡草木幽香。尤其是观中那棵老柏树下,玄真子常打坐的地方,泥土中竟缓缓长出了一株从未见过的奇异植物。
那植物形似兰草,却通体碧绿晶莹,如同翡翠雕琢。叶片狭长,叶脉中仿佛流淌着淡淡的金光。它生长得极为缓慢,数年过去,也仅有三片叶子。每逢月圆之夜,叶片便会散发出柔和朦胧的碧绿光晕,光晕中隐隐有玄奥的符文流转,与当年玄真子焚身时散发的光芒一般无二。靠近它,能让人心神宁静,百病不侵。百姓皆言,此乃玄真道长精魄所化,守护一方,称之为“道心碧玉兰”。
明尘每日除了晨昏定省,打扫观宇,便是静坐于碧玉兰旁,对着师父留下的松纹剑和那枚“守拙”玉牌,默默诵念道经。他不再像幼时那般跳脱,眉宇间沉淀着超越年龄的沉静与哀思,眼神清澈而坚定。他将师父留下的道藏典籍、修行笔记视若珍宝,日夜研读。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在他眼中,仿佛都浸染着师父的气息与心血,变得鲜活起来。
时光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明尘已长成一位身姿挺拔、面容清俊的青年道人。他气质温润如玉,眼神却深邃如潭,隐隐有光华内蕴。十年枯守,十年静修,十年对师父道法的参悟,让他的修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未曾完全明了的境界。那株“道心碧玉兰”也悄然生出了第四片叶子,叶脉中的金光愈发凝实。
这一日,又逢月圆。栖霞山沐浴在清冷的银辉之下。明尘如往常一般,静坐于碧玉兰旁。月光洒在晶莹的叶片上,碧玉兰散发出比平日更盛的柔和光晕,光晕中的符文流转也越发清晰灵动。
明尘闭目凝神,心神沉入一种空明之境。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了师父的声音,不是具体的言语,而是一种蕴含在风吟、叶动、月华流转中的玄妙道韵。他下意识地运转心法,体内沉寂的真元如同受到牵引,开始沿着一条前所未有的玄奥路径缓缓流动。
突然,异象再生!
那株静静生长的碧玉兰,四片叶子上的光晕骤然暴涨,瞬间连成一片,化作一道凝练的碧绿光柱,直冲霄汉!光柱之中,无数金色的符文如同活物般飞舞、组合!与此同时,明尘怀中贴身收藏的那枚“守拙”玉牌,竟也自行飞出,悬浮于他头顶,散发出温润的紫色霞光,与碧绿光柱交相辉映!
守拙观内外的草木无风自动,沙沙作响,仿佛在朝拜。山风变得轻柔而温暖,带来百花的芬芳。夜空中,月华大盛,清辉如水银泻地,将整个栖霞山照得亮如白昼!更令人震撼的是,那碧绿光柱冲入夜空后,竟引动了漫天星辰!无数星光如同受到召唤,垂落下一道道璀璨的银色光带,汇入碧绿光柱之中!
一股浩瀚、精纯、蕴含着无尽生机的天地灵气,如同决堤的洪流,自光柱顶端倾泻而下,将静坐的明尘彻底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