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皖老村 作品

第46章 诗仙(第2页)

他声音起初还有些发颤,但诗句出口,便如清泉奔涌,字字珠玑,气韵天成。那诗中气象,时而如大江东去,奔流浩荡;时而又似明月松间,清幽绝尘。满堂喧哗戛然而止,人人屏息,连王大人也惊得忘了捻须,手中酒杯悬在半空。2?看<书£屋??小}说÷网=t t无#错?&内1(+容¨诗毕,满堂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喝彩!那王大人更是离席上前,亲自执起李慕白的手,连声赞叹“真乃谪仙之才”,当众赏下纹银百两。李慕白捧着沉甸甸的银子,心头狂跳,低头再看手中诗笺,墨迹竟又消失无踪,唯余一张白纸。

自此,李慕白“诗仙”之名不胫而走。每逢文会雅集,或遭人刁难,或需急智应对,那锦囊便适时发烫,内中必有绝妙诗篇应时而生。他的诗作气象万千,或雄浑如岱岳,或清丽若芙蕖,每一首都惊才绝艳,引得洛阳纸贵。李慕白声名日隆,渐渐连京城贵胄也闻其名。

一日,当朝权势熏天的宰相府送来请柬,附着一张雪浪笺,上面写着宰相千金亲拟的一个刁钻诗题,更言明:三日内若得佳篇,赏黄金千两;若诗不入相爷法眼,则……后面的话没说,只滴了一大团浓墨,沉甸甸压在纸上。整个扬州城的文人噤若寒蝉,谁都知道这是催命符。

李慕白捧着那张散发着檀香与威压的帖子,如同捧着烧红的烙铁,汗透重衣。他把自己关在书房,枯坐两日,抓秃了头发,对着题目依旧半个字也憋不出。眼看最后期限将至,窗外天色已黑透,他绝望地跌坐在冰冷的地上,浑身力气都被抽空。就在这时,怀中那锦囊猛地灼热起来,烫得他心口一缩!他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抖着手掏出锦囊,抽出一张纸。这次纸上只寥寥几行字,却非诗作,而是一行潦草的狂草:“风紧!扯呼!城南古渡头,有舟相候!”

李慕白脑中轰然一响,瞬间明白了。什么黄金千两,什么诗仙虚名,都是催命的枷锁!他再无半分留恋,抓起锦囊,连细软也顾不得收拾,趁着浓黑夜色,跌跌撞撞冲出家门,朝着人迹罕至的城南古渡狂奔而去。

冰冷的夜风刮在脸上,身后似乎已隐隐传来追捕者的呼喝与马蹄声。他拼尽最后力气跑到荒草萋萋的古渡口,果然见一叶扁舟静静泊在芦苇深处,船头一点孤灯如豆。他跳上船,小船无桨无橹,却自行离岸,悄无声息滑向烟波浩渺的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