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风筝误(第3页)
"老丈!这是怎么了?"杜子清急忙上前询问。
一个衙役冷笑道:"这老东西偷主人家的东西变卖,被当场拿获,正要送官究办!"
老园丁抬头看见杜子清,眼中闪过一丝惊慌:"公子认错人了,老奴不认识您啊!"
杜子清一愣,随即会意——老园丁是不想连累他。眼看着老人被推搡着远去,杜子清心急如焚。老园丁若被审问,难免会供出传递书信之事,那薛琼英...
他顾不得许多,连忙收拾了几件衣裳和积攒的银两,直奔县衙。他要为老园丁作保,无论如何不能牵连到薛琼英。
县衙大堂上,县令正在审问。老园丁跪在地上,面前摆着几件金银首饰,坚称是自己捡的,不是偷的。薛崇礼站在一旁,脸色铁青:"胡说!这些分明是小女房中之物,怎会随意丢弃?必是你这老贼偷的!"
杜子清挤进人群,高声道:"大人明鉴!老丈素来忠厚,断不会行偷窃之事。学生愿以功名作保!"
薛崇礼转头一看,见是个书生,皱眉道:"你是何人?"
"晚生杜子清,是本县秀才,与老丈有些交情。"杜子清拱手道,"老丈年迈,还请薛老爷网开一面。"
薛崇礼上下打量他,忽然冷笑:"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穷酸!听说你最近常在我家后门转悠,莫非与这老贼是一伙的?"
杜子清心头一跳,强自镇定:"薛老爷何出此言?晚生只是..."
"只是什么?"薛崇礼厉声打断,"难不成是想勾引我家闺女?"
堂上顿时哗然。县令敲了敲惊堂木:"肃静!杜子清,你且说说,为何要为这老奴作保?"
杜子清额头冒汗,正不知
如何作答,忽听堂后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父亲且慢!"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淡绿罗裙的少女在丫鬟搀扶下走出。那少女约莫十七八岁,肤若凝脂,眉目如画,正是薛琼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儿!你怎么出来了?"薛崇礼大惊。
薛琼英向县令盈盈一拜:"大人容禀。那些首饰实是民女赠与园丁的。因老园丁孙女出嫁,民女念他多年忠心,故而资助些妆奁。不想引起误会,还望大人明察。"
县令见薛小姐亲自作证,态度立刻和缓:"原来如此。既然是你家小姐所赠,自然不算偷窃。"他转向老园丁,"老丈请起,是本官误会了。"
薛崇礼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好当众驳女儿的面子,只得冷哼一声作罢。
退堂后,杜子清正想悄悄离开,却被薛琼英的丫鬟叫住:"杜公子留步,我家小姐有话要说。"
薛琼英站在一株海棠树下,远远望着杜子清,轻声道:"多谢公子挺身而出。只是...今后请不要再联系了。那些书信...都烧了吧。"
杜子清心如刀割:"小姐..."
"父亲已经起疑,若再往来,于你于我都不利。"薛琼英眼中含泪,"若公子真有情,不如专心科考。他日金榜题名时,或许..."她没说完,便转身离去。
杜子清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朱门之后,手中紧握着那枚玉佩,暗暗发誓:今秋乡试,一定要中举!
转眼到了八月,乡试在即。杜子清收拾行装准备赴省城应试。临行前夜,他取出那只风筝,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诗句。忽然,他发现风筝背面多了一行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字:"风筝误,误牵姻缘一线;真心在,何惧山河万重。"
杜子清眼眶一热。原来薛琼英早在那时,就已对他...
他将风筝小心收进行囊,带着这份情意踏上了赶考之路。秋风中,仿佛又看见那只画着墨梅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喜欢子夜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