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线索

竟然被当成偷鸡贼了!

张伟不由的苦笑。+衫_叶¨屋* _埂¨欣¢醉?全+

但从中年汉子的话里,他也听出来,现在遍山沟村的确丢了不少鸡,而且他们还不知道鸡是狼叼走的。

“你一个偷鸡贼,还笑什么笑!”

见张伟不说话,反而一脸的笑,中年汉子心头有气,大声喝道。

张伟道:“大哥,我要真是偷鸡贼,我还跟你报我的名字,告诉你我家在哪里吗?”

中年汉子一怔,似乎……好像……是这样的。

可他还是警惕的盯着张伟,哼声道:“谁知道你是不是随便说的一个假名字,糊弄我呢!”

张伟有点哭笑不得。

这年头可不像后世,后世的人出门随时都带着身份证,要想证明自己是谁,拿出身份证给对方一看就可以了。

可现在才1981年,国家还没给老百姓发身份证呢。

而且,没身份证的时代还要持续好几年,要一直到1984年6月,大夏才开始给老百姓发放身份证。

在此之前,人如果出远门,有单位的由单位开介绍信,没单位的一般都是村里开介绍信,以此来证明身份。

张伟只不过是来镇上,算不得出远门,根本就没开介绍信。

想要证明他的身份,还真是个麻烦。

想了想,张伟说道:“大哥,粮管所的李大顺你认识不?”

这个年代,农村里的人几乎都交过公粮,而李大顺是粮管所的收粮员兼会计,中年汉子自然认识,点头道:“认识,怎么了?”

张伟道:“他是我大舅!”

说完,又道:“供销社的李大成,你也认识吧,他是我二舅。\x\i-a.o?s\h-u?o!h-u!a·n?g¢.^c?o′m,”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买卖渐渐兴起,但在八十年代初,在农村供销社依然是老百姓采购生活物资的主要渠道,李大成是供销社的售货员,中年汉子也是认识的。

他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你是李大顺和李大成的外甥啊,那就没事了。”

张伟听他这么说,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感叹: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很单纯的。

可不是吗?张伟一说李大顺和李大成是他舅舅,中年汉子就立即消除了对他的误会。

可中年汉子也不想想,在三岔镇又有几个人不知道李大顺和李大成的名字呢?

张伟当然不会跟中年汉子提这些,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还是出于上一世的经历。

上一世他是军官,而且驻守在边疆,时刻面临着复杂的敌情,不管什么信息到了他这里,都会严加审视并加以求证,才会得到最终的结论。

哪像现在这般,随口几句话就让一个人相信了呢?

对方相信了,事情也就好办了,张伟继续道:“大哥,村子里有哪些人家的鸡丢了,你能带我去看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