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破局永昌三九(第2页)
到了永昌三十五年,新春伊始,泉州港就响起了商船启航的号角声,港外千帆竞发,桅杆如林,而佛郎机的三桅巨舰也在此刻缓缓驶入港内,甲板上的红毛商人捧着镶宝石的航海钟,恭敬的递给市舶司官员,南洋的香料船卸下一筐筐在大靖还算珍惜的胡椒、丁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来自异域的辛香味。]幻£?想_姬ˉ +已u发?布%$;最x]新§t¨章.节?
远在京城里的已经年老并荣升为内阁首辅的户部尚书阮知节,不顾此时正是正月,捧着最新得奏报,声音激动到发颤的进宫觐见徐景行。
“陛下,去岁海税实收九百二十万两,南洋稻米输入北方,粮价已跌至永昌三年的五成!”
徐景行此刻正在御花园赏花放空自己,闻言,轻声开口道:“来人,传旨下去,减今明两年两成农赋。”
既然国库充盈不需要为国家运转而担忧,徐景行立马想到给大靖百姓福利,他当年之所以没有放弃这个任务,就是想让大靖百姓免手兵戈战乱得以安居乐业,如今,他终于做到了。
到徐景行这具身体年过六十且鬓角因常年耗神太过生出白发时,秋收刚过,他便摆摆手让太子监国,而后带着骆养性等几个老臣,第一次出了京城。
这是他顶替原主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走出京城,他来到了新修的矗立在东海之滨悬崖上的天涯海阁,九重飞檐如大鹏展翅一般雄伟,每一片琉璃瓦都映着海面粼粼的波光。
徐景行扶着特制栏杆,眺望着前往无垠的海面,那里有他亲手缔造的舰队,有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更有无数他曾只在奏折上或者回忆里见过的远方。
“陛下,前方就是您新设不久的四海关了。”阮知节指向远处星罗棋布的灯塔开口道:“灯塔每三十里一座,夜不熄火,保证每一艘杨帆出海的船只,在黑夜里都能找到返航的路线。”
徐景行闻言微微颔首,他还记得自己当年为了建这指路的灯塔,满朝文武在奉天殿内与阮知节吵得面红耳赤的画面,如今,这些灯塔在黑夜里所散发的光芒,串联起了大靖整条海岸线,守护着这偌大的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