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红尘劫渡十四

在青山茶馆观察了陈老倌数日后,后续徐景行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这一人一店。

在慧圆禅师的示意下,他开始更主动的融入这安业县城的每一个人群聚集的角落,去观察去倾听更为广阔的众生之相。

当然,茶馆依旧是他每日都会现身的主要场所,但他也会出现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以及街头巷尾老人聚集的地方,甚至他有时会收敛气息,安静的坐在街边,看着来来往往各色各类的行人身影。

青山茶馆里,每日都会上演着各种小剧场,偶尔会穿插着苍老的独白或对谈,有一位总是喜欢坐在阴暗角落穿着破旧粗布麻衣的老人,是曾经亲上过战场的军户,他眼神还保留几分锐利,大多数时候却是失焦状态,一旦有相熟的人同他开了话茬,便会反复讲述他当年在某场战役上的惨烈经历。

然而讲完后,他往往又会陷入长久的沉默,望着窗外,眼神空洞,仿佛灵魂还留在那硝烟已彻底散尽的战场上,他内心的满足,在于自己曾经的英勇,遗憾,却在于自己有太多友人,未能如他一样平安归家,也在于如今盛世,已无当时的熟人与他共赏。

茶馆里还有位常客,是手指关节已粗大变形但沉默寡言的一个老木匠,他进入茶馆,买上一碗最便宜的粗茶后,会坐在原地不住的触摸着茶馆里已用了不知多少年的八仙桌的榫卯,他满足于自己亲手打造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却遗憾在自己如今已老到有心无力,再也无法动手。

街角有位喜欢跟人絮叨家中琐事的老婆婆,她的话题永远围绕着自个的儿孙,会同人炫耀自个孙儿考上了秀才,会抱怨自家儿媳不够体贴,会担忧女儿嫁得远一年见不到几次不知她是否还安好,她的满足与遗憾,全都系于家庭血脉的延续与疏离之上,她的整个世界,就是他那个小小的家。

在集市上,徐景行注意到一位据说曾是最大酒楼里担任账房先生的老者,即便如今老眼昏发记忆衰退,他仍不服输,他永远衣着整洁,会眯着眼看集市商贩行人算账,偶尔也会忍不住出声纠正,然话说过后,又会轻轻摇头,叹自己已年老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