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废仙入佛十

在净土宗外门大比的第二轮考试上,徐景行以因果为纲,统摄了自力他力之争,将落脚点归于当下心念与觉性,他的观点,既契合佛法根本,又透出一种超然的透彻,仿佛早已看穿了无数命运轨迹。 就比如万物皆循因果,苦厄亦为果报,欲得解脱,非是寻求一力承担或完全倚仗,而是明悟因果之链,于此生此刻,种清净因,断恶业缘,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不执着于力之来源,只关注当下心念之抉择,心净则佛土净,心垢则众生垢这句话,让几位提问长老,皆沉默了片刻。

长老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后,眼中皆露出对他的惊异,神情里也满是对他的赞赏,因为他们觉得,徐景行这名新入门没多久的外门弟子,对佛法的理解,已然超出了简单的是非对错,触及到了更本质的层面,其视角之独特,逻辑之严密,根本不像一个普通外门弟子所能拥有的。

最终,两关综合评定,徐景行以及其他九位通过考核的外门弟子,得以从外门晋升至内门。

戒律院首座长老亲自宣布结果,声音传遍外门广场:“此次考核,以徐景行为首的十人,降服心猿时,举重若轻,慧心独具,般若辩经上,亦能直指本源,见解超拔,均准予他们晋升为内门弟子!”

话音落下,广场上先是一静,随即便爆发出各种复杂的目光,有羡慕,有敬佩,也有难以掩饰的嫉妒,徐景行面色平静,他这个外门大比第一,于万众瞩目下缓缓起身,双手合十,向着诸位长老微微一礼,无喜无悲。

徐景行知道,现在外门众弟子对他投射过来的种种目光,不过尔尔,待他去了内门,得以接触净土宗核心传承真正拜师之时,投射在他身上的诸般视线,才是最复杂难辨的。

虽说净土宗上下都是佛门子弟,主修心性,但只要是人,都心有欲望,做不到彻底摒除七情六欲,因而徐景行看净土宗上下所有存在,都将他们当作拥有七情六欲的寻常修士,而不是寺庙里大殿上供奉的无悲无喜的泥菩萨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