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密谋(第3页)

胡惟庸重重地道:“依我看,极有可能里面有一个什么人在给陛下出谋划策!”

“什么!”李善长一惊,但旋即一股深深的不信又涌上他的心头:“这听起来似乎太天方夜谭了。”

“陛下这种人,岂是会随意听取别人意见的?当年刘伯温的话他也不曾全听,更何况是亲自去诏狱里,搞三顾茅庐吗?”李善长越说越觉

得离谱,不由得笑了起来:“莫不是胡相近来烦心事太多,想岔了?”

胡惟庸眼见对方不信,叹了口气:“老师,原先我也是不信的。陛下这种性格,怎么可能如汉昭烈帝一般三顾茅庐呢?那此人能耐到底该有多么惊世。”

“可是事实如此,由不得你不信!”

“不然,你自己想想,陛下是不是都是最近这段日子里,做了这么大变化动作,很多新政,分明是之前他也赞同的,骤然间,说变就变,难道不奇怪吗?”

胡惟庸这番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

李善长确实觉得太离谱了,一个人的变化怎么能这么大?

更何况,陛下一直没精力管茶马古道的事,怎么忽然就开始查了?

而且是根本没有经过他们,直接让锦衣卫毛镶去查的!

这不是怀疑,根本就是拿着答案找问题!

若说这一点,没有人在背后指点,李善长一辈子也想不通!

“所以你的意思是,有个人在大狱里撺掇陛下?”李善长狐疑地问。

胡惟庸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此人不仅有点能耐,还暗中针对淮西文臣!”

说到这里,胡惟庸难免气愤了起来:“我淮西文臣到底什么地方惹到这个人了,他要如此挑唆我们,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全是针对我们淮西的!”

“那你觉得,此人代表的又是哪一派?”李善长试探地问。

胡惟庸摇了摇头:“这个我还说不准,只是昭狱是锦衣卫的地方,我的人不好查探,所以里面关押的到底是谁,到底是哪一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