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部队整编草拟(第2页)
这样算下来。
人员似乎不需要太多。
一共2000余人就够。
3个团满编也就6000人,跟尖刀旅现在的主力总人数差不多。
反倒是车辆压力有点大,一个团配齐就需要150多辆汽车。
3个团整整需要450多辆。
叶城知道,这基本是尖刀旅太原战役前的全部数量。
这一仗的缴获和爆出才100多辆汽车。
总共才600多辆汽车。
有点不够啊。
光重炮团就是4个营132门重炮,这点汽车刚好他们堪堪够用。
回过头看炮兵编制。
这些重炮都不是马匹可以拉动,都需要汽车拖拽。
以尖刀旅战士的身体水平,每门火炮就算10个人照顾,也需要1320人。
还得加上搞后勤的一个营,警卫至少一个营,炮兵侦察1个连。
重炮团的编制就是6个营加一个首属连,差不多加起来得2500人以上。
名副其实的大团。
下面才是火箭炮。
目前拥有的火箭炮数量分别是。
德制nebelwerfer火箭炮,6联装150mm口径,36辆车。
苏制喀秋莎火箭炮(Bm-13),16联装132mm口径,23辆车。
美制“管风琴”火箭炮,60联装114mm口径,8辆履带车。
3种型号各有特点,喀秋莎射程最远,达到8.5公里。
nebelwerfer精度最高,威力最大。
管风琴,射程最近,只有4.8公里,但火力超密集,一轮过后,啥都给你推平。
叶城本想成立一个营,但很明显不够。
火箭炮都是汽车拉着跑,看起来用的人少,但后勤可是个麻烦事。
必须利用它机动的特点,打完一轮就跑,装满炮弹后,又从其他地方来一轮。
这样的话,3个营少不了。
每种型号一个营,分成发射连,补给连,运输连。
按发射管数量看,德制营200多人,喀秋莎营300多人,管风琴营200人。
一共需要800人,50余辆汽车。
这个火箭炮团,叶城心中的人选是付明礼,让他的支援炮营整体退下来接手。
刚好。
装甲团的3个炮营,他们自行重建。
这样编制上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炮兵还没有完。
这回的重头戏在高炮。
缴获颇丰。
除了机场西周的几十门75mm高炮全数缴获。
还有爆出的67门88mm莱茵高炮,加上原本装备的30多门。
88mm高炮也超过100门。
若是一齐向天上开火,应该可以起到封锁一片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