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技术融合升级,战力大提升(第2页)
核心升级:
相位偏转护盾(绿光技术核心,地球工程优化):
作为舰船的核心防御系统,该护盾并非采用传统的硬性抵抗机制,而是通过构建精密的相位空间场,在攻击即将命中的瞬间,将袭来的能量武器光束或实体弹药轨迹“偏折”至无害的空间角度,从而规避直接损伤。相较于传统护盾,其能耗显着降低,减少了舰船能源负担,但这一优势高度依赖操作员的实时预判能力和系统的极速反应,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防御失效。
得益于“织梦者”人工智能提供的精确实时战场模型,以及“时痕”模块的短时预测功能,护盾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最大化效能,精准应对多变威胁。当护盾激活时,舰体周围会泛起如水面涟漪般的空间波动,这种视觉现象是相位场运作的外在表现,同时起到警示作用,提醒船员防御状态。
“藤蔓”级量子纠缠通讯/干扰阵列(地球量子技术核心,绿光生物电加密):
从舰桥顶部延伸而出的数根活体藤蔓状翠绿色天线,构成这一先进系统。它不仅实现了与“织梦者”中央智脑及友舰之间的超光速、绝对加密通讯,确保信息传输即时且无法被截获,还具备强大的干扰功能,通过释放特定频段的量子纠缠波,有效扰乱敌方常规通讯网络和传感器系统,造成信号混乱和误判。
更关键的是,这种干扰波能渗透并干扰依赖精神链接的深渊虫群,削弱其集体行动协调性,为友军争取宝贵战术优势。天线表面的生物电加密机制融合了绿光技术,利用动态生物信号作为密钥,进一步增强通讯的可靠性和抗破解能力,在激烈战场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神经中枢。
“抚光”近防能量场(绿光技术):
这一局部能量场专注于覆盖舰体要害区域,如引擎舱和指挥中心,通过生成弱化但稳定的能量屏障,对熵增射线等规则性攻击进行微弱的迟滞和削弱。其工作原理在于干扰攻击的规则结构,延缓射线传播速度并降低破坏强度,从而为舰船提供关键缓冲时间。
尽管防护效果有限,面对高强度攻击时可能无法完全阻挡,但在遭遇突发威胁时,这种迟滞作用往往能挽救舰体于危急关头,成为整体防御体系中的宝贵补充层。能量场的激活依赖于绿光技术的能量调控,能自动响应威胁,确保在最小能耗下维持持续防护。
首批接收“星梭级”的地球护卫舰官兵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新舰的强大性能,尤其是那神奇的“相位偏转”护盾;紧张则源于新系统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对绿光技术可靠性的本能疑虑。绿光氏族派驻的技术顾问则充满自豪,耐心指导,双方在磨合中迅速建立信任。
“刑天iv”型重型强袭机甲(地球设计,绿光材料升级):
形象:
依旧是标志性的猩红涂装,但体型比iii型更加魁梧厚重(高度增至16米),在阳光下宛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外装甲关键部位(胸甲、肩部、关节)覆盖着由绿光技术合成的深绿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生物结晶复合装甲板,其表面在阴影中折射出幽暗的冷光,强度远超旧式钛合金,对能量武器和酸液腐蚀有极强抗性。
装甲表面隐隐有微弱的能量纹路流动,当机甲启动时,这些纹路如活体脉络般闪烁,释放出轻微的嗡鸣声,仿佛在呼吸绿光能源。腿部装甲加厚处理,足部设计为锯齿状抓地结构,确保在崎岖战场上的稳定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核心升级: “根须”型自适应动力核心(绿光生物能源技术启发): 核心引擎效率提升40%,爆发力更强,能在瞬间输出巨大推力,持续作战时间显着延长至72小时以上。具备一定程度的能量波动自适应能力,在遭受强emp或能量干扰时,引擎能自动调节频率,稳定性大幅提升,避免机甲在敌方电子战中瘫痪。实战中,它能吸收环境辐射转化为额外动力,让机甲在恶劣条件下如履平地。
“荆棘”脉冲链锯剑(地球武器平台,绿光能量回路): 右臂主武器。链锯剑锯齿上覆盖的不再是单纯的高频激光,而是融合了绿光生物电技术的高频脉冲能量场,剑身全长8米,挥动时发出刺耳的撕裂声。切割时不仅能撕裂物理装甲,更能释放脉冲干扰目标内部精密系统(尤其对深渊机械单位有效),脉冲波可穿透三米厚的合金,同时带有微弱神经冲击效果(对生物目标),令敌人在瞬间失去协调性。测试中,它轻松劈开一艘小型炮舰的护甲。
“萌芽”式自修复系统(绿光技术核心): 装甲内部嵌入了特殊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如同微型生命体般活跃。在遭受非毁灭性损伤后,能吸收机甲内部富余能量或外部光照(微弱),缓慢修复装甲裂纹和内部非关键结构损伤,修复过程可见裂纹处泛起绿光,几分钟内愈合浅层缺口。大幅提升了机甲在持续作战中的生存能力,让战士们在激烈交火后仍能快速重返前线。
“共生”神经直连系统(地球神经接口,绿光生物电稳定): 大幅优化了驾驶员与机甲的神经同步率,反应延迟近乎消失,驾驶员只需微动意念,机甲便如身体延伸般精准响应。同时,绿光技术提供的生物电稳定场有效保护了驾驶员在长时间高负荷作战下的神经系统,降低了“神经灼伤”风险,避免疲劳引发的幻觉或失控。系统还集成了实时健康监测,确保驾驶舱内环境舒适稳定。
接收这批机甲的是张磊的机甲旅,此时张磊正抚摸着“刑天iv”冰冷的生物结晶装甲,指尖能感受到装甲下传来的细微震动,仿佛机甲在低语。座舱内更贴合神经反馈的操控系统让他浑身热血沸腾,咧开嘴,对着通讯频道吼道:“兄弟们!看见没?这新家伙!这装甲!这链锯剑!老子感觉现在能单挑一艘蚀骨者炮舰!绿光兄弟给的东西,硬是要得!都给我打起精神,好好伺候这宝贝!”
机甲战士们对新装备爱不释手,纷纷围拢测试武器和系统,对绿光提供的“自修复”和“神经保护”技术更是感激不已,有人高喊“这修复功能太神了,打完仗都不用修!”,整个机甲旅士气空前高涨,空气中弥漫着战意与兴奋。
绿光氏族“藤蔓级”生物工程舰升级:
巨大的、如同发光藤蔓与金属结构共生的生物母舰,其庞大身躯在星空中犹如一座移动的生态堡垒。升级后,其体表流动的翠绿色能量纹路更加明亮、复杂,宛如活体电路般脉动,增强了生物与机械部分的能量协同;新增了数处由地球提供的超合金加固节点,覆盖在舰体关键关节处以抵御高能冲击,以及外部传感器阵列,配备高精度扫描模块,能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并预警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