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分类管理,垃圾也能再利用!(第2页)
林墨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是啊!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们一直把这些俘虏当成是包袱,是麻烦。
却从没想过,这些“包袱”,完全可以变废为宝!
李云龙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娘的!林老弟,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
他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让鬼子给咱们挖煤,给咱们修路!这他娘的简直是天才的想法!”
“不光是挖煤修路。”林墨补充道,“我们还要对这些俘虏进行甄别和筛选。”
“第一类,是那些顽固不化的,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以及那些在战争中,犯下过严重罪行的战犯。“
”对这些人,我们绝不姑息。成立专门的审判法庭,收集证据,进行公审!审判之后,该枪毙的枪毙,该坐牢的坐牢!要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惩治战争罪犯的决心!”
“第二类,是那些有技术的俘虏。比如,坦克驾驶员、汽车维修兵、炮兵技术员,甚至是一些懂机械、懂化工的工兵。“
”这些人是宝贵的技术资源。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技术改造营’,让他们在我们的工厂里,‘戴罪立功’。“
”当然,必须在我们的技术人员和警卫的严密监督下进行。让他们用自己的技术为我们生产武器来弥补他们犯下的罪行。”
“至于第三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就是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普通的日本士兵。对这些人,我们的方针是——劳动改造,思想教育。”
“成立‘新生劳动营’,让他们去条件最艰苦的矿山、工地。用高强度的劳动来消磨他们的戾气和反抗意志。”
“同时,由赵政委你来牵头,组织政工干部,对他们进行‘思想再教育’。“
”给他们讲我们八路军的政策,讲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讲日本军国主义对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要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林墨的计划,一环套一环,有理有据,有软有硬。
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体现了八路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