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917 作品

第326章 控诉(第2页)

为首者高举一卷帛书,朗声道:“奉西夏国主之命,前来大齐商谈议和。此乃刘正刘将军亲笔家书一封,国主命我等带来交与其家人,以报平安。”

衙役上前接过信笺,呈递上去。

三位大人仔细传阅后,微微颔首。

“刘陈氏,你且辨认一下,这封信是否出自你夫君的亲笔?”一名衙役上前接过信,递到跪着的刘陈氏面前。

刘陈氏看完信笺,直接瘫软在地,泪水决堤:“不可能……夫君绝不会投敌叛国……”

可那字迹确凿无疑是她丈夫的亲笔,纵使她内心此刻仍坚信丈夫是清白的,但人证物证俱在,她的斑驳早已没有了说服力。

观审的百姓唏嘘不已,先前的怜悯渐渐转为惋惜,更有愤慨者开始大声谩骂。

世人大多如此,人云亦云,能坚守己见者寥寥无几。三人成虎,说的正是眼下这般情形。

就在大理寺卿段佑即将宣判之际,堂外忽然传来一声持重老沉的笑声:“段大人,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色官服的老者手持玉笏,稳步而来——正是年近六旬安国公。

他目光如电,扫过黄桧与西夏使者:“难道就凭你们这些片面之词和一封所谓的家书,就想给忠勇侯扣上通敌卖国的罪名?”

安国公随即转向黄桧,厉声质问,“本国公倒要问问你,黄副将——你身为刘正的副将,他在阵前与敌人殊死搏斗之时,你人在何处?”

黄桧看着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心中恼恨的几乎咬碎一口银牙。眼看就要定案了,功亏一篑!

“回国公爷,当时卑职奉将军之令,带人外出查探敌情,因此侥幸的避开了那场血战。”黄桧低头躬身回道。

“噢?”安国公步步紧逼,丝毫不觉得自己此刻是在喧宾夺主,俨然接过了主审的角色,“那你既不在营地,又是如何‘得知’你们将军投敌的?”

堂上三位大人再次对视,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默许。

此案疑点颇多,奈何皇上严令三日内——必须结案。

他们端人饭碗的,又不得不从。何况上头早有暗示,说此案证据确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