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点燃希望的襄阳(第2页)
但黄蓉也知道。
此刻任何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的。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握紧了他的手,将自己的温度传递过去。
事实上。
早在那个趾高气昂的太监带着圣旨过来的时候。
杨过就已经到了郭府门外。
他本想直接进来。
却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尖利宣旨声。
于是也停下脚步。
将里面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
从颠倒黑白的罪名,到郭靖那压抑着无尽痛苦的接旨。
杨过站在门外。
阳光洒在他冷漠的脸上。
他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
也就是郭靖了。
这份愚忠,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换做是自己,在那太监说出第一个诬陷之词时,早就一巴掌扇上去了。
管你什么圣旨。
管你什么三七二十一?
先打了再说。
屋内的气氛依旧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杨过带着小龙女和李莫愁。
缓步走了进来。
黄蓉一见是杨过,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真切的笑容,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过儿。”
床榻上的郭靖也缓缓抬起头。
看到杨过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眸。 他原本想强撑起的表情瞬间垮塌,眼神中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郭靖声音沙哑地开口:“过儿,你......”
“郭伯伯,我已经知道了。”
杨过平静地打断了他。
目光扫过房内众人或愤怒或担忧的脸。
郭靖长叹一声,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之气全部吐出:“我虽知宋廷昏庸,却......却没想到,竟会昏庸到如此地步。”
“这不就是理所应该的吗?”
杨过淡淡地说道。
此言一出,满屋皆惊。
郭靖也是一愣,不解地望着他:“何为理所应该?”
杨过走到他床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当朝廷派出一个无能之辈统领援军,置数万将士性命于险地之时,郭伯伯你就应该做好准备了,打了败仗,总要有人来承担罪责,而那个下令之人,是绝不会认的。”
这番话像是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郭靖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