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9章 周纪二 显王(第2页)

显王十七年,公元前352年,己巳年,秦国大良造卫鞅攻打魏国,其他诸侯联军围攻魏国安陵。

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庚午年,卫鞅围攻魏国固阳,固阳投降。魏国把邯郸还给赵国,两国在漳水边上签了和平协议。

韩昭侯让申不害当相国。申不害以前是郑国的小官,学的黄老之术和刑名之学,靠这本事求见昭侯。昭侯用他当相国后,国内修明政教,对外应对诸侯,整整十五年,直到申不害去世,韩国都是政治清明、军队强悍。

有次申不害给堂兄求官,昭侯没同意,申不害脸都拉下来了。昭侯说:“我跟你学的是治国之道,现在是该听你的请求坏了你的规矩,还是按你的规矩拒绝你的请求?你以前教我按功劳和等级来,现在却搞特殊,我该听哪个?”申不害赶紧认错:“您才是真正懂治国的人啊!”

昭侯有条破裤子,让手下藏起来。侍从说:“您也太抠了,不赏给我们还藏着?”昭侯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连一颦一笑都有讲究,笑是为啥笑,皱眉是为啥皱眉。这裤子难道不比表情更重要?我得留给有功的人。”

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辛未年,秦国商鞅在咸阳建了冀阙宫廷,把都城迁过去。下令禁止父子兄弟同住一个屋檐下,把小乡小村合并成县,每个县设县令、县丞,一共三十一个县。还废除了井田制,开挖阡陌,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这些度量衡。

秦国和魏国在彤地会面。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緤和太子争王位,赵緤没干过,跑到韩国去了。

显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癸酉年,商鞅改革了赋税制度,开始推行。

显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甲戌年,赵国公子范偷袭邯郸,没成功挂了。

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46年,乙亥年,齐国杀了大夫牟。鲁国康公去世,儿子景公偃继位。卫国把自己降了级,从公变成侯,臣服于韩赵魏三家。

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丁丑年,诸侯在周都开会。

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戊寅年,周天子封秦国为霸主,诸侯都来祝贺。秦孝公派公子少官带军队到逢泽跟诸侯会面,一起朝见周天子。

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庚辰年,魏国庞涓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大臣开会:“早救好还是晚救好?”成侯说:“别救。”田忌说:“不救韩国就被魏国灭了,还是早救。”孙膑说:“韩魏的兵还没打疲就去救,相当于咱们替韩国挨揍,还得听韩国指挥。而且魏国一心想灭韩,等韩国快扛不住了,肯定会来求咱们,到时候咱们既跟韩国搞好关系,又能趁魏国疲惫收拾他,名利双收不香吗?”威王说:“妙啊!”就暗中答应韩国使者让他回去。韩国仗着有齐国撑腰,跟魏国打了五仗都输了,最后只能把国家命运交给齐国。

齐国这才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当将军,孙膑当军师救韩,直接杀向魏都。庞涓听说后,赶紧从韩国往回赶。魏国发动大军,让太子申当将军抵抗齐军。孙膑跟田忌说:“三晋的兵向来彪悍,看不起齐军,觉得咱们怂。善战的人就得顺着这形势来。兵法说:‘急行军百里去抢好处,主将就得栽;急行军五十里,部队得折一半。’”于是让齐军进魏境后,第一天挖十万个灶做饭,第二天五万,第三天两万。庞涓追了三天,高兴坏了:“我就知道齐军怂,进我地盘三天,逃兵都过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