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秦纪二 秦始皇帝下(第2页)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壬午年,秦始皇向东巡视各郡县,登上邹峄山,立石碑歌颂自己的功业。然后召集鲁国的儒生七十人,到泰山脚下,商议封禅的事情。有的儒生说:“古代封禅,乘坐用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子,怕损伤山上的土石、草木;清扫地面祭祀,用草席就可以。”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秦始皇觉得这些建议难以施行,就没有采纳儒生的意见。于是开辟车道,从泰山南麓一直修到山顶,立石碑歌颂自己的功德;又从山北的道路下山,在梁父山举行祭地仪式。封禅的礼仪大多采用太祝祭祀雍城上帝的礼节,而封土埋藏等具体仪式都很隐秘,世人无法记载下来。
接着秦始皇就向东巡游到海边,举行仪式祭祀名山大川以及八神。秦始皇向南登上琅邪山,非常喜欢这里,停留了三个月,修建琅邪台,立石碑歌颂功德,表明自己的得意之情。
当初,燕国人宋毋忌、羡门子高等人声称有仙道和尸解变化的法术,燕国、齐国那些喜欢奇谈怪论的人都争着学习传播。从齐威王、齐宣王到燕昭王,都相信他们的话,派人到海上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据说这三座神山在渤海中,离人不远。但人快到的时候,就会有大风把船吹走。曾经有人到过那里,说各位神仙和长生不老的药都在山上。等到秦始皇来到海边,齐国的方士徐市等人纷纷上书说起这些事,请求斋戒后带领童男童女去寻找神山。于是秦始皇派徐市带领几千名童男童女入海寻找。船在海上航行,都因为遇到大风而返航,他们说:“没能到达神山,只是远远望见了。”
秦始皇返回,经过彭城,斋戒祈祷,想从泗水中捞出周朝的九鼎,派了一千人潜入水中寻找,结果没找到。
于是向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山、南郡。乘船沿长江而下,到湘山祠的时候,遇到大风,几乎不能渡江。秦始皇问博士:“湘君是什么神?”博士回答说:“听说她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埋葬在这里。”秦始皇大怒,派三千名刑徒把湘山上的树都砍光,把山涂成红色。然后从南郡经过武关回到咸阳。
当初,韩国人张良,他的父亲、祖父以上五代人都做过韩国的相国。等到韩国灭亡,张良散尽千金家财,想要为韩国报仇。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癸未年,秦始皇向东巡游,走到阳武县博浪沙的时候,张良让大力士拿着铁椎狙击秦始皇,结果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惊,派人搜捕,没有抓到刺客;于是下令在全国大规模搜捕十天。
秦始皇接着登上之罘山,刻石留念;随后,前往琅邪,取道上党返回咸阳。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乙酉年,让百姓自行申报所占有的田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丙戌年,秦始皇来到碣石,派燕国人卢生寻找羡门子高,在碣石门刻石。下令毁坏各国的城墙,挖通堤防。秦始皇巡视北方边境,从上郡返回咸阳。卢生从海上回来,趁机上奏《录图书》说:“灭亡秦朝的是‘胡’。”秦始皇于是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丁亥年,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人、上门女婿、商人当兵,夺取南越的陆梁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又把五十万被贬谪的人迁到五岭戍守,和越人杂居。
蒙恬驱逐匈奴,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设置了四十四县。修筑长城,依据地形,利用险要的地势设置关塞。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一万多里。接着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蜿蜒向北。蒙恬的军队在外征战十多年。他长期驻守上郡指挥,威名震慑匈奴。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戊子年,把断案不公正以及审判案件故意失误的狱吏,发配去修筑长城或者到南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