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50章 汉纪三 太祖高皇帝中(第2页)

于是,皇上就摆酒宴,当场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赶紧评定功劳,进行封赏。群臣喝完酒,都很高兴,说:“雍齿都能封侯,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臣司马光说:张良作为高帝的谋臣,高帝把他当作心腹,他应该是知无不言的。怎么会听到将领们要谋反,非得等高帝亲眼看到他们聚在一起小声议论,才说出来呢?大概是因为高帝刚得天下的时候,常常根据自己的爱憎进行奖赏和诛杀,有时损害了公正,群臣往往有不满和自危的心理。所以张良借着这件事进献忠言,来改变皇上的心意,让皇上没有偏袒私情的过失,臣子们没有猜忌恐惧的想法,国家没有忧患,好处还能延续到后世。像张良这样,可真是善于进谏啊。

列侯们都已经受封完毕,皇上下诏确定有首功的十八个人的位次。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上受了七十处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该排第一。”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在战场上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皇上和楚军对峙五年,多次损失军队,只身逃脱。然而萧何常常从关中派兵补充,不是皇上诏令召集的,却能让几万人及时会合。军中粮食匮乏断绝也有好几次,又是萧何从关中转运粮食,保证军粮供应不缺。陛下虽然多次丢掉崤山以东的地盘,但萧何总能保全关中,等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劳啊。现在即使没有曹参等上百人,对汉朝又有什么损失呢;汉朝有了他们,也不一定就靠他们才能保全。怎么能把一时的功劳凌驾于万世的功劳之上呢!萧何应该排第一,曹参第二。”皇上说:“说得好!”于是赏赐萧何可以带剑穿鞋上殿,入朝时不用小步快走。皇上又说:“我听说举荐贤能的人应该受到上等的奖赏。萧何功劳虽高,有了鄂君的话才更加明显。”于是,根据鄂千秋原来的食邑,封他为安平侯。当天,把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都封了侯,都有食邑,又给萧何增加二千户的封地。

皇上回到栎阳。

夏季五月丙午日,尊奉太公为太上皇。

当初,匈奴害怕秦朝,向北迁徙了十多年。等到秦朝灭亡,匈奴又渐渐往南渡过黄河。

匈奴单于头曼有个太子叫冒顿。后来头曼有个宠爱的阏氏(匈奴王后),生了个小儿子,头曼就想立小儿子为太子。当时,东胡很强盛,月氏也很兴旺,头曼就把冒顿送到月氏做人质。没过多久,头曼就急着攻打月氏,月氏想杀了冒顿。冒顿偷了一匹好马,骑着逃了回来。头曼觉得他很勇猛,就命他率领一万骑兵。

冒顿制作了一种响箭,训练他的骑兵骑马射箭。下令说:“响箭射向哪里,你们要是不跟着射,就斩首!”冒顿先拿响箭射自己的好马,接着又射自己的爱妻,左右有人不敢跟着射的,都被斩首。最后,冒顿用响箭射单于的好马,左右的人都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这些人可以为他所用。有一次,他跟着头曼去打猎,用响箭射向头曼,他的手下也都跟着响箭射头曼。就这样,冒顿杀了头曼,把他的后母、弟弟以及不听从他的大臣都杀了。冒顿自立为单于。

东胡听说冒顿自立为单于,就派使者对冒顿说:“我们想要头曼时候的千里马。”冒顿询问群臣的意见,群臣都说:“这可是匈奴的宝马,不能给!”冒顿说:“跟人家是邻国,怎么能舍不得一匹马呢!”于是就把马给了东胡。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使者对冒顿说:“想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冒顿又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都愤怒地说:“东胡太不讲道理了,居然要阏氏!请单于攻打他们!”冒顿说:“跟人家是邻国,怎么能舍不得一个女子呢!”于是把自己宠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东胡王变得越来越骄横。东胡和匈奴之间有块没人居住的荒地,有一千多里,双方在各自的边境上修筑哨所。东胡又派使者对冒顿说:“这块荒地,我们想要。”冒顿又询问群臣,群臣有的说:“这是块荒地,给他们也行,不给也行。”冒顿听了大怒,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给别人!”凡是说给的人,都被斩首。冒顿跨上战马,下令:“国内有晚出发的,斩首!”于是出兵袭击东胡。东胡一开始轻视冒顿,没有防备,冒顿就把东胡灭了。

灭掉东胡回来后,冒顿又向西赶走月氏,向南吞并了楼烦和白羊河南王的地盘,接着又入侵燕国、代国,把当年蒙恬夺走的匈奴旧地,以及汉朝边关原属于匈奴的黄河以南的要塞,一直到朝那、肤施等地,都收复了。当时,汉军正和项羽对峙,中原地区因为战争疲惫不堪,所以冒顿得以强大起来,能拉弓射箭的士兵有三十多万,威震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