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61章 汉纪五 太宗孝文皇帝上(第2页)

汉文帝的“宠粉日常”与“被怼名场面”

汉文帝堪称古代“宠粉”皇帝,每次上朝,郎官、从官递上奏书,他都会停下辇车,化身“认真听讲的好学生”,仔细聆听。说得不好没采纳的,他也不生气;说得好的,立马采纳,还疯狂夸夸。

有一回,汉文帝在霸陵上,想飙车——驾着六匹马拉的车从西边陡坡飞驰而下,体验速度与激情。中郎将袁盎一看,赶紧骑马并排,一把拉住缰绳。汉文帝还调侃:“你胆子也太小了吧?”袁盎直接“回怼”:“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真正英明的君主不冒险、不赌运气。您要是这么飙车,万一马受惊、车翻了,您就算不在乎自己,也得想想祖宗宗庙和太后啊!”汉文帝一听,秒怂,只好放弃。

还有一次,汉文帝宠爱的慎夫人,在宫里经常和皇后同席而坐,主打一个“平起平坐”。结果有次在郎署,袁盎直接把慎夫人的座位往后拉,搞“座位隔离”。慎夫人当场就炸毛了,气得不肯坐,汉文帝也火冒三丈,甩脸回宫。袁盎追上去一顿分析:“我听说尊卑有别,才能上下和睦。皇后是正主,慎夫人只是妾室,哪能坐一块儿!陛下您宠爱她,多给赏赐就行,要是破坏规矩,看似对她好,实则是害了她。您难道忘了‘人彘’的惨事儿吗?”汉文帝和慎夫人冷静下来一想,确实有道理,慎夫人还大方地赏了袁盎五十斤黄金。

贾谊“经济学课堂开课”:重农积粮才是王炸! 贾谊也给汉文帝来了篇“万字长文”,开启“经济学讲座”:“《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国家还能治理好,从古到今就没听说过!老话说,一个男人不种地,就有人挨饿;一个女人不织布,就有人受冻。生产是有季节限制的,但消耗要是没节制,物资早晚得见底!古代人治理国家,那叫一个细致,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所以储备充足,遇事不慌。

再看看现在,好多人放弃种地跑去搞商业,这就是国家的‘大毒瘤’!奢侈浪费的风气还一天比一天严重,这更是‘超级大反派’!这两大祸害横行,没人管得住,国家都快撑不住了!干活的人少,吃白食的人多,国家财产能不紧张吗?汉朝都建立快四十年了,国家和百姓都没多少积蓄,一遇到旱灾,百姓就慌得不行,收成不好的时候,只能卖儿卖女换口吃的。这种危险情况都出现了,陛下您还不着急吗?

饥荒和丰收,都是自然现象,大禹、商汤那会儿都经历过。万一再来个方圆两三千里的大旱灾,国家拿什么救济?边境突然爆发战争,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粮草从哪儿来?战争和灾荒一起来,国家物资匮乏,到时候那些有武力的人肯定聚众造反,老弱病残只能易子而食。等局面失控了再想办法,那可就来不及了!粮食储备,那可是国家的‘命根子’!粮食多、钱财足,干啥事儿干不成?进攻能赢,防守能稳,打仗必胜,还能让敌人归顺、远方的人来投靠,要啥有啥!现在要是能引导百姓回归农业,让大家都踏实种地,把那些搞商业、混日子的人都拉去种地,国家储备充足,百姓安居乐业,轻轻松松就能实现‘富安天下’,何必像现在这样让人提心吊胆呢?我都替陛下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