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第2页)
“君主一定是先自己走上绝路,然后上天再让他灭亡。现在陛下舍弃万乘之尊的高贵身份,喜欢平民百姓家的低俗之事,厌烦高贵美好的尊号,却喜欢普通百姓的称呼,聚集那些轻薄无义的小人作为自己的私人门客,多次离开深宫的安全之地,早晚在外奔波,和这些小人混在一起,像乌鸦一样聚集在各种场合,在官吏百姓家喝酒喝醉,穿着随意地坐在一起,放纵轻慢,男女混杂没有区别,尽情寻欢作乐,日夜都在路上,看守宫门、负责值宿警卫的臣子拿着武器却守着空荡荡的宫殿,公卿百官都不知道陛下在哪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君主以百姓为根基,百姓以财物为根本,财物耗尽百姓就会背叛,百姓背叛君主就会灭亡。所以圣明的君主爱护培养国家的根基,不敢过度压榨,对待百姓就像举行重大祭祀一样谨慎。现在陛下轻易夺取百姓的财物,不爱惜百姓的劳力,听从奸臣的计谋,放弃地势高敞的初陵,改修昌陵,劳役比楚灵王修建乾溪还多,花费堪比秦始皇修骊山陵墓,让天下疲惫不堪,修了五年没修成又回到原来的方案。百姓的愁苦怨恨感动上天,饥荒接连到来,百姓流离失所,靠乞讨为生,饿死在路上的,数以百万计。国家没有一年的储备,百姓没有十天的积蓄,上下都很匮乏,没办法相互救助。《诗经》说:‘殷商的教训并不遥远,就在夏朝末代的时候。’希望陛下回顾夏朝、商朝、周朝、秦朝灭亡的原因,以此为镜子来考察自己的行为,有不符合的地方,我甘愿接受妄言的惩罚!
“汉朝建立九代,一百九十多年,继承皇位的君主有七位,都顺应天命遵循正道,遵守先祖的法令制度,有的实现了中兴,有的让国家安定太平;到了陛下您,却偏偏违背正道放纵私欲,轻率行事,在壮年的时候,没有子孙继承的福气,却有国家危亡的忧患,长时间违背为君之道,不符合天意的地方也太多了。作为后代,守护前人的功业却做成这样,难道不惭愧吗!现在国家、宗庙祸福安危的关键就在陛下您身上,陛下要是真能幡然醒悟,专心回归正道,把以前的过错都改正,彰显新的品德,那么那些严重的异常现象或许可以消除,天命的去留或许可以挽回,国家、宗庙或许可以保全!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反复思考我说的话!”
汉成帝性格宽厚,喜欢文章辞赋,却沉迷于玩乐,这是皇太后和各位舅舅日夜担忧的事;因为是至亲不好多次直说,所以就推举谷永等人借着天象变异来恳切劝谏,希望汉成帝能采纳他们的意见。谷永知道有宫里人接应支持自己,所以畅所欲言,没有什么顾忌。每次进言都能得到回应和礼遇。可到了这次上书回答问题,汉成帝大怒。卫将军王商偷偷告诉谷永,让他赶紧离开。汉成帝派侍御史去抓谷永,下令如果谷永过了交道厩就不要再追;御史没追上谷永,就回来了。汉成帝的气也消了,自己也有点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