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汉纪二十七 孝平皇帝上(第2页)
王莽既讨好官吏和百姓,又想独揽大权,他知道太后年纪大了,厌烦处理政务,就暗示公卿大臣上奏说:“以前官吏按功劳升迁到二千石,以及州郡举荐的茂材、异等官吏,大多不称职,应该都让他们去拜见安汉公。另外,太后年事已高,不适合亲自处理小事。”太后听后下诏书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的事要报告给我,其他事情由安汉公和四辅商议裁决。州牧、二千石以及新任命的茂材官吏上奏事情时,就把他们领进来,到附近的官署去面见安汉公,考察他们原来的官职,询问新的职责,来了解他们是否称职。”于是王莽对每个人都详细询问,暗中施予恩情,还送厚礼,那些不符合他心意的人,就公开上奏罢免,他的权力几乎和皇帝一样大了。
设置羲和官,俸禄为二千石。
夏天五月丁巳初一,发生了日食。朝廷大赦天下。公卿以下官员各举荐一名为人敦厚、能直言进谏的人。
王莽担心皇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夺走他的权力,就告诉太后:“以前汉哀帝即位后,违背恩义,让自己的外戚丁氏、傅氏显贵,扰乱国家,差点危害到社稷。现在皇帝年幼,又继承大宗,成为汉成帝的后嗣,应该明确一统的大义,以以前的事为警戒,给后代树立榜样。”六月,派甄丰捧着玺印绶带,去封皇帝的母亲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给皇帝的舅舅卫宝、卫宝的弟弟卫玄关内侯的爵位。赐给皇帝的三个妹妹君的称号,他们都留在中山,不能到京城来。
扶风功曹申屠刚在回答皇帝策问时,直言道:“我听说周成王年幼,周公代理朝政,听取意见,礼贤下士,权力分配均匀,施宠得当,行动顺应天地,举措没有失误;即便如此,近有召公不高兴,远有四方诸侯传布流言。现在圣主刚刚长大,即位以来,和至亲分离,外戚被隔绝,亲情无法相通。而且汉朝的制度,虽然任用贤能的人,但还是要依靠姻亲,让亲疏相互交错,堵塞可能出现的隐患,这确实是为了安定宗庙,重视社稷。应该赶紧派使者征召中山太后,安排她住在别的宫殿,让她按时朝见皇帝,再召来冯氏、卫氏两族的人,给他们安排一些闲散官职,让他们能够拿着戟,亲自担任皇宫的警卫,以此抑制祸患的苗头。这样上能安定社稷,下能保全太保、太傅。”王莽让太后下诏书说:“申屠刚所说的是偏离经典的荒谬言论,违背了大义。”把申屠刚罢官,让他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