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汉纪二十八 孝平皇帝下(第2页)
王莽又上奏说:“共王母(傅太后)、丁姬,以前不遵守臣妾的身份,她们的坟墓和元帝的陵墓一样高,还带着帝太后、皇太太后的玺印绶带下葬。请求挖掘共王母和丁姬的坟墓,取出玺印绶带;把共王母迁回定陶,葬在共王坟墓的旁边。”太后认为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必要再挖掘。王莽坚持要这么做,太后下诏就着原来的棺材改葬。王莽又上奏说:“共王母和丁姬的棺材都是梓木做的,还穿着珠玉做的衣服,这不是藩王妾室该穿的。请求用木棺替换,去掉珠玉衣,把丁姬葬在妾室的墓地。”奏请被批准。在位的公卿都迎合王莽的意思,捐钱捐帛,还派子弟、学生以及四方各族共十多万人,拿着工具,帮助将作大匠挖平共王母、丁姬原来的坟墓;二十天内,就都挖平了。王莽又在周围种上荆棘,作为世人的警戒。还毁掉共皇庙,那些提出为傅太后定尊号建议的泠褒、段犹等人都被流放到合浦。征召师丹到公车署,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让他享有原来的封邑。几个月后,又改封师丹为义阳侯;一个多月后,师丹去世。
当初,汉哀帝时,马宫担任光禄勋,和丞相、御史一起商议傅太后的谥号为孝元傅皇后。等到王莽追查诛杀以前参与商议的人,马宫因为和王莽关系很好,唯独没有被牵连。马宫心里又惭愧又害怕,上书说:“我以前参与议定陶共王母的谥号,迎合旨意随声附和,歪曲经典提出邪说,迷惑误导主上,这是对臣子职责的不忠。有幸能有机会悔过自新,实在没脸再指望能到朝廷,也无心再担任官职,更不适合再享有封邑。希望上交太师、大司徒、扶德侯的印绶,给贤能的人让路。”秋天八月壬午日,王莽以太后的诏令赐给马宫策书说:“四辅的职责,是国家的重要纲纪;三公的重任,如同鼎的三足来辅佐君主;没有鲜明坚定的立场,就无法胜任职位。你言辞诚恳,不敢掩饰过错,朕很赞赏。不剥夺你的爵位和封邑,你把太师、大司徒的印绶交给使者,以侯爵的身份回家。”
王莽因为皇后有子孙的祥瑞之兆,就开通子午道,从杜陵直接穿过南山,直达汉中。
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周成王年幼,被称为孺子,周公代理国政。现在皇帝还年轻,应该让安汉公像周公一样,代行天子之事。”大臣们都说:“应该按照刘庆说的办。”
这时汉平帝年龄渐渐长大,因为卫后的缘故,心里怨恨不高兴。冬天十二月,王莽趁着腊日进献椒酒,在酒里下了毒。皇帝生病,王莽写了策文,到泰畤向天神祈求,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皇帝,把策文藏在金属封缄的匣子里,放在前殿,告诫大臣们不要说出去。丙午日,皇帝在未央宫驾崩。朝廷大赦天下。王莽下令让天下俸禄六百石以上的官吏都要为皇帝服丧三年。上奏尊孝成庙为统宗;孝平庙为元宗。给孝平帝入殓,戴上成年的帽子,葬在康陵。
班固评论说:孝平帝时期,政令都由王莽发出,他褒奖所谓的善事,彰显自己的功劳,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看他的文辞,仿佛四方蛮夷,没有不归顺的,吉祥的征兆、美好的应验,歌颂之声四起;但等到上天出现灾异变化,下面百姓心生怨恨时,王莽也无法粉饰太平了。
任命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