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202章 汉纪三十一 淮阳王(第2页)

九月初一,起义军从宣平门攻入城内。张邯碰到起义军就被杀了;王邑、王林、王巡、带足恽等人分别带兵在北阙下抵抗,这时天快黑了,官府和官员的府邸里的人都跑光了。初二,城里的年轻人朱弟、张鱼等人害怕被抢掠,就起哄聚集在一起,火烧工匠住的房舍大门,用斧头劈开敬法殿的门,大喊:“反贼王莽,怎么还不出来投降!”火势蔓延到掖庭、承明殿,也就是黄皇室主住的地方。黄皇室主说:“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汉朝的人!”就跳进火里自杀了。

王莽为躲避大火逃到宣室前殿,火却紧追着他。王莽穿着深红色的衣服,拿着虞帝匕首,天文郎在前面按着占卜用的式盘,王莽就随着斗柄的方向转动坐席,说:“上天把圣德赋予我,汉军又能把我怎么样!”初三清晨,大臣们搀扶着王莽从前殿来到渐台,想凭借池水阻挡追兵,还有一千多名公卿和侍从跟着他。王邑日夜奋战,疲惫不堪,士兵死伤殆尽;他急忙入宫,辗转来到渐台,看到儿子侍中王睦正脱下官服准备逃跑,王邑大声呵斥他,让他回来,父子俩一起守护王莽。起义军进入殿中,听说王莽在渐台,就把渐台围了几百层。台上的人还和台下的人对射,箭射完了,就短兵相接。王邑父子、带足恽、王巡都战死了,王莽躲进内室。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起义军冲上渐台,苗欣、唐尊、王盛等人都死了。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东海人公宾就砍下王莽的头;士兵们争着分割王莽的尸体,像切肉一样把他切碎,为了争抢还互相厮杀,有几十人因此丧命。公宾就拿着王莽的头去见王宪。王宪自称是汉大将军,城里几十万士兵都归他指挥。他住进东宫,霸占王莽的后宫妃嫔,乘坐王莽的车马,穿戴王莽的衣服。初六,李松、邓晔进入长安,将军赵萌、申屠建也到了。他们因为王宪得到玉玺却不上交,还霸占很多宫女,又设立天子的鼓旗,就把王宪抓起来杀了。有人把王莽的头送到宛城,挂在集市上示众。老百姓都来击打他的头,还有人割下他的舌头吃了。

班固评论道:王莽最初凭借外戚身份起家,克制自己,努力做事来博取名声。等到身居高位,辅佐朝政时,也为国家辛勤操劳,按正道行事,难道他就是那种表面上追求仁义,实际行为却违背仁义的人吗?王莽本身不仁不义,却有奸佞邪恶的本事,又凭借四位父辈积累的权势,赶上汉朝中期衰落,皇位传承三次断绝,而太后寿命又长,成为他的依靠,所以他才能肆意施展奸计,酿成篡位的大祸。这么看来,这也是天时啊,不全是人力能造成的!等到他窃取皇位,南面称帝后,他统治下的国家颠覆的危险程度比夏桀、商纣时还严重,可王莽却安然自得,觉得自己就像黄帝、虞舜重生一样。于是他开始肆意妄为,施展威风和欺诈手段,毒害华夏大地,祸乱蔓延到蛮夷之地,还不满足他的欲望。因此,天下人都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朝廷内外都愤怒怨恨,远近各地一同起兵反抗。城池守不住,国家四分五裂,最终使得天下城邑变成废墟,百姓深受其害。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乱臣贼子,考察他们祸国殃民导致的失败,没有比王莽更严重的!以前秦朝焚烧《诗》《书》来树立自己的主张,王莽诵读《六艺》来粉饰自己的奸言,虽然方式不同,但结果都是走向灭亡。他们都是为圣王的出现扫除障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