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汉纪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第2页)
袁宏评论说:设立太子,是为了重视宗族传承,统一民心,除非太子对天下犯下大错,否则不应该更换。世祖中兴汉朝大业,应该遵循正道,为后世树立典范。如今太子的品德在外面并没有缺失,只是因为皇帝内宫宠爱的人多了,就更换嫡子的位置,这可以说是失误。然而东海王回到藩国后,谦恭的心意更加明显;明帝继承皇位后,对兄弟的情谊愈发深厚。虽然长幼位置互换,兴衰情况不同,但父子兄弟之间,真挚的感情没有隔阂。用夏商周三代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又有什么能超过他们的呢!
刘秀任命太子的舅舅阴识代理执金吾,阴兴为卫尉,让他们辅导太子。阴识性格忠厚,在宫里虽然直言正谏,但和宾客交谈时,从来没提过国家大事。刘秀很敬重他,常常指着阴识来告诫皇亲国戚,激励身边的人。阴兴虽然礼贤下士,喜欢施舍,但家中没有结交游侠。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关系不好,但知道他们有才能,还是称赞他们的长处并推荐他们做官;他的朋友张汜、杜禽,和他交情深厚,但他认为两人华而不实,只是私下给他们钱财,始终不替他们说话。因此世人都称赞他忠诚。刘秀任命沛国的桓荣为议郎,让他教授太子经书。刘秀到太学,召集各位博士在面前辩论经义,桓荣辨析经义明确清晰,每次都用礼义谦让使人信服,而不是靠言辞冗长压过别人,儒者们都比不上他,刘秀特别给予他赏赐。又下诏让儒生们唱雅歌、击磬,一整天才结束。刘秀让左中郎将汝南人钟兴教授皇太子和宗室诸侯学习《春秋》,赐给钟兴关内侯的爵位。钟兴以自己没有功劳为由推辞,刘秀说:“你教导太子和诸王侯,这不是大功吗?”钟兴说:“我的老师是少府丁恭。”于是刘秀又封丁恭,而钟兴坚决推辞不接受。
陈留人董宣担任洛阳令。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在公主家里,官吏没法抓到他。等到公主出门,让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拉住马缰绳,用刀在地上比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错。呵斥家奴下车,接着当场把他打死。公主立刻回宫向刘秀告状,刘秀大怒,召来董宣,想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刘秀问:“你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以圣明的德行中兴汉朝,却放纵家奴杀人,这样还怎么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鞭子打,请让我自杀!”说完就用头撞柱子,血流满面。刘秀让小黄门抓住他,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谢罪,董宣不听从。小黄门强行让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你做平民的时候,敢窝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官吏都不敢上门;现在当了天子,威严竟然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刘秀笑着说:“天子和老百姓可不一样。”于是下令:“硬脖子县令出去吧。”还赏赐给他三十万钱,董宣把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吏。从此董宣能够打击豪强,京城的人没有不震动害怕的。
九月壬申日,刘秀前往南阳;又到汝南南顿县的官舍,摆酒设宴,赏赐给官吏和百姓,免除南顿县一年的田租。父老们上前磕头说:“陛下的父亲在这里住了很久,陛下也熟悉这里的官舍,每次来都给予厚恩,希望能再免除十年田租。”刘秀说:“皇位是天下最贵重的东西,我常常担心自己承担不起,过一天算一天,哪敢承诺这么长远的十年呢!”官吏和百姓又说:“陛下其实是舍不得,何必这么谦虚呢!”刘秀大笑,又增加免除一年田租。接着刘秀前往淮阳、梁、沛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