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252章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第2页)

臣司马光说:臣子的罪过,没有比欺骗君主更大的了,所以圣明的君主痛恨这种行为。孝章帝说窦宪和指鹿为马没什么不同,说得很对;然而最终却不能治窦宪的罪,那奸臣又怎么能受到惩罚呢!君主对于臣子,怕的是不知道他们的奸恶,如果知道了却又赦免他们,那还不如不知道呢。为什么这么说呢?臣子做坏事君主不知道,他们还会有所畏惧;已经知道了却不惩处,他们就知道君主没什么可怕的,就会放纵自己,无所顾忌了!所以,知道是好人却不能任用,知道是坏人却不能除去,这是君主应该深深警惕的。

下邳人周纡担任洛阳令,刚到任,就先问当地大族的名字;下属列举了一些乡里豪强的名字来回答。周纡严厉地发怒说:“我本来问的是像马氏、窦氏这样的贵戚,怎么会问这些卖菜的小混混呢!”于是下属们领会他的意思,争着用严厉的手段办事,贵戚们都小心翼翼,京城的风气也变得清正起来。窦笃夜里来到止奸亭,亭长霍延拔剑对着窦笃,肆意辱骂。窦笃把这件事上奏给章帝,章帝下诏召司隶校尉、河南尹到尚书台责问;还派剑戟士去逮捕周纡,把他送到廷尉的诏狱,过了几天,又把他赦免放了出来。

章帝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任命徐干为军司马,另外派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李邑到达于窴时,正赶上龟兹攻打疏勒,他因为害怕不敢前进,就上书说在西域建立功业不可能成功,还大肆诋毁班超,说:“班超搂着娇妻,抱着爱子,在国外安乐享受,没有回国的心思。”班超听说后叹息道:“我又不是曾参,却遇到像曾参母亲三次听到有人说儿子杀人就相信那样的谗言,恐怕要被当时的人怀疑了!”于是送走了自己的妻子。章帝知道班超忠诚,就严厉斥责李邑说:“就算班超搂着娇妻,抱着爱子,可那些想回家的一千多人,怎么可能都和班超一条心呢!”命令李邑到班超那里接受指挥调度,还下诏说:“如果李邑适合在外面任职,就把他留下来跟从班超做事。”班超马上派李邑带着乌孙王子回京城。徐干对班超说:“李邑之前公然诋毁您,想破坏在西域的事业,现在为什么不按照诏书把他留下,另外派其他官吏送王子回去呢?”班超说:“你这话太狭隘了!就因为李邑诋毁我,所以现在才派他回去。我问心无愧,何必在乎别人的议论呢!为了一时痛快留下他,这不是忠臣所为。”

章帝任命侍中会稽人郑弘为大司农。以前交趾七郡进贡和转运物资,都要从东冶走海路,风浪很大,路途艰险,经常有人溺水身亡。郑弘上奏请求开通零陵、桂阳的山路,从那以后道路畅通,成了常用的通道。郑弘在职两年,节省下来的费用数以亿计。当时天下大旱,边境又有警报,百姓粮食不足,但国库却很充实。郑弘又上奏建议减少各地的进贡,减轻徭役费用,来帮助饥饿的百姓;章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评论

建初八年的历史剧情,简直像部“权力洗牌+人性考验”的连续剧,槽点与亮点齐飞。

马氏外戚的“翻车”堪称“富不过三代”的古代版。马廖手握好牌打得稀烂:自己“宽缓”管不住子弟,儿子马豫骄奢还敢“投书怨诽”,弟弟马防、马光搞“房地产开发”(大起第观)、疯狂敛财(赋敛羌胡),活生生把马太后攒下的好名声败光。杨终早早就预警“要结轻狡之客会出事”,可惜没被听进去。最后全家被免,只剩马光“留校察看”,完美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特权这东西,管不住就会变成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