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汉纪三十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第2页)
北匈奴派使者进贡马匹和皮衣,再次请求和亲,还请求汉朝赐给他们音乐,又要求带领西域各国的胡族客人一起前来进献朝见。刘秀把这件事交给三公府商议如何答复。司徒掾班彪说:“我听说汉宣帝曾告诫边疆的守尉:‘匈奴是大国,多变狡诈,和他们交往如果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就能击退敌人,克敌制胜;但如果应对中了他们的算计,反而会被他们轻视欺骗。’如今北匈奴看到南单于归附汉朝,害怕汉朝谋划他们的国家,所以多次请求和亲,又从远方赶来牛马和汉朝进行贸易,隆重地派遣有名的王爷,带来很多贡品,这些都是对外显示他们的富强,实际是在欺骗我们。我看他们的贡品越丰厚,就知道他们的国家越空虚;请求和亲越频繁,说明他们越恐惧。然而现在我们既然还没有帮助南匈奴,那也不应该和北匈奴断绝往来,按照笼络安抚的原则,从礼节上来说不能不答复。我认为可以多给他们一些赏赐,大致和他们所献的价值相当,回复的言辞,一定要恰当合适。现在我写好草稿一并呈上,内容是:‘单于没有忘记汉朝的恩德,追念先祖从前的和约,想要重修和亲来保全自身、安定国家,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为单于感到高兴!过去匈奴多次出现内乱,呼韩邪和郅支自相残杀,他们都承蒙汉宣帝的垂恩救护,所以各自派遣儿子入朝做人质,向汉朝称臣,保卫边塞。后来郅支性情乖戾,自己断绝了皇帝的恩泽,而呼韩邪归附亲近汉朝,忠孝更加显着。等到汉朝消灭郅支,呼韩邪就得以保住国家,传承后代,子孙相继。如今南单于带领部众向南,来到边塞归顺听命,他自认为是呼韩邪的嫡长子,按顺序应当被立为单于,但却被侵犯剥夺了应有的位置,因而产生猜疑背叛,多次请求汉朝派兵,要回去扫平北匈奴王庭,各种计策谋划,无所不用。只是觉得这些话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又因为北单于连年进贡,想要重修和亲,所以我们拒绝了南单于的请求,这是为了成全单于的忠孝大义。汉朝秉持威望和信用,统领万国,凡是日月照到的地方,都是汉朝的臣民,不同风俗的众多蛮夷,从道义上讲没有亲疏之分,顺从的就进行褒奖赏赐,叛逆的就进行诛杀惩罚,善恶不同的结果,呼韩邪和郅支就是例子。现在单于想要重修和亲,诚意已经表达出来,又何必嫌忌而要带领西域各国一起来朝见进贡呢!西域各国归属匈奴和归属汉朝又有什么不同呢!单于连续多年遭遇战乱,国内物资匮乏,进贡的物品只要符合通例就行,何必献上马匹和皮衣呢!现在赠送杂色丝绸五百匹,弓箭袋一个,箭四支,送给单于;又赏赐给进献马匹的左骨都侯、右谷蠡王杂色丝绸各四百匹,斩马剑各一把。单于之前说‘先帝时赏赐给呼韩邪的竽、瑟、箜篌都坏了,希望再酌情赏赐’。考虑到单于的国家还没有安定,正激励士气,以战争攻伐为要务,竽瑟这类乐器的用处,不如良弓利剑,所以没有赏赐。我不是吝惜这些小物件,如果单于有什么方便想要的,派使者来告诉我。’”刘秀全部采纳听从了班彪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