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汉纪四十 汉孝和皇帝下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壬寅年)这一年,春天的时候,安定郡已经投降的烧何种羌人造反啦,不过郡里的兵很快就把他们给灭了。当时西海以及大、小榆谷附近没啥羌人来捣乱了,隃麋县的县长曹凤就跟皇帝说:“从建武那时候起,西羌那些犯事儿的,常常是烧当种带头。为啥呢?就因为他们住在大、小榆谷,那地儿土地肥沃,还有西海的鱼盐这些好处,靠着大河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而且他们离塞内的其他种族近,很容易挑事儿,但咱又不好攻打他们,所以他们能发展壮大,老是在各种族里称霸,仗着自己有势力有勇力,到处拉羌人、胡人入伙。现在他们衰落困窘,帮手也没了,只能到处逃亡,跑到老远的发羌那儿去了。我觉得啊,咱应该趁着这个时候重新建立西海郡县,把大、小榆谷牢牢掌控住,多搞点屯田,切断羌人和胡人勾结的路,断绝那些不安分的家伙的野心。还能种粮食让边境富裕起来,减少运输物资的麻烦事儿,这样国家就不用担心西边出乱子啦。”皇帝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重新修缮了以前的西海郡,把金城西部都尉调过去守着,还封曹凤当金城西部都尉,驻扎在龙耆。后来又扩大了屯田规模,沿着河两边设置了三十四个屯田点。这事儿眼瞅着就要成了,结果永初年间羌人又造反,这事儿就黄了。
三月戊辰日,皇帝去辟雍参加宴会和射箭活动,完了还大赦天下。
夏天四月,朝廷派使者带着荆州一万多兵,分好几路去收拾巫蛮的许圣他们,把许圣一伙打得屁滚尿流。许圣他们没办法,只好投降,然后被全都迁到江夏去了。
这时候,阴皇后那嫉妒心爆棚,皇帝对她的宠爱越来越少,她心里那叫一个气啊,成天怨念满满。阴皇后的外祖母邓朱,经常进出皇宫,结果有人举报说阴皇后和邓朱一起搞巫蛊这种邪门歪道的事儿。皇帝就派中常侍张慎和尚书陈褒去调查,这一查,好家伙,认定她们大逆不道。邓朱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还有阴皇后的弟弟阴辅,都在狱中被拷打致死。六月辛卯日,阴皇后也因为这事儿被废了,搬到桐宫去住,没多会儿就郁闷死了。她爹特进阴纲自杀,她弟弟阴轶、阴敞还有邓朱的家属,全都被流放到日南郡的比景县。
秋天七月壬子日,常山殇王刘侧挂了,他没儿子,就立他哥哥刘防的儿子刘章为常山王。
又有三个州发大水了。
班超在西域那偏远地方待了老久,年纪大了就想家,就给朝廷上书说:“我也不敢奢望能回到酒泉郡,只盼着能活着进入玉门关就行。我特意让儿子班勇跟着安息国来进贡的队伍一起入塞,趁我还活着,让班勇能看看中原老家啥样。”可朝廷过了好久都没回应。班超的妹妹曹大家(班昭)也上书说:“那些蛮夷的性子,就喜欢欺负老人。班超眼看就入土了,这么久都没人去接替他,我就怕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趁机闹事,起了叛逆的心思。可那些大臣们都只看眼前,没人愿意往长远了考虑。要是突然出点啥事儿,班超有力气也使不上,这对上可就损害了国家这么多年的功劳,对下就浪费了忠臣尽心尽力的付出,想想就痛心呐!班超不远万里向朝廷表达忠诚,诉说自己的艰难和急切,伸长脖子盼了三年,到现在朝廷都没理会他。我听说以前十五岁就去当兵,六十岁就退伍回家,也该让人休息休息,干不了重活啦。所以我斗胆冒着死罪为班超求情,求朝廷能让他在有生之年回来,再看看皇宫,这样国家也不用操心远方的事儿,西域也不会突然出乱子,班超也能感受到像周文王葬骨、子方哀老那样的恩情。”皇帝被她说的话感动了,就把班超召回来。八月,班超到了洛阳,被封为射声校尉;九月,就去世了。班超被召回后,戊己校尉任尚接替他当都护。任尚就对班超说:“您在国外待了三十多年,我这小菜鸟接着您的位置,责任重大,可我脑子又不够用,您可得给我指点指点!”班超说:“我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啦。您以后肯定要担大任的,我哪比得上您啊!实在要说的话,我就给您点小建议:塞外的那些官兵,本来就不是啥乖乖仔,都是犯了罪被流放到边境屯垦的;那些蛮夷心思跟鸟兽似的,不好伺候,容易出乱子。您性子严厉又急躁,水太清了就养不了大鱼,管得太细下面人就没法和谐相处,您应该洒脱点,别太计较,对小过错宽容点,把握好大方向就行。”班超走后,任尚私底下跟亲近的人说:“我还以为班超能有啥奇招呢,结果说的都是些平平无奇的话。”后来任尚果然没搞好边境关系,就像班超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