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第2页)
太后曾经下诏给三辅地区:马氏家族的亲戚有嘱托郡县办事、干扰吏治的,要依法处理并上报。太后母亲的坟墓修建得稍微高了些,太后提了意见,她的哥哥卫尉马廖等人马上把坟墓降低。马氏外戚中有谦虚朴素、符合道义的,太后就和颜悦色地表扬,赏赐财物和职位;如果有一点小过错,太后就先露出严厉的神色,然后加以责备。那些车马服饰华美、不遵守法度的,就会被开除族籍,遣送回乡下。广平王、巨鹿王、乐成王,他们的车骑朴素,没有金银装饰,章帝把这事告诉太后,太后马上给他们每人赏赐五百万钱。于是朝廷内外都受到感化,穿着打扮都很一致;各家族都很惶恐,比永平年间还要厉害。太后设置了织室,在濯龙园中养蚕,还多次去观看,以此为乐。太后常常和章帝从早到晚谈论政事,还教小王们《论语》等经书,讲述生平往事,一整天都和睦融洽。
马廖担心美好的事业难以长久维持,就上疏劝太后成就德政,他说:“以前汉元帝撤销负责制作皇帝服饰的官员,汉成帝穿洗过的衣服,汉哀帝撤销乐府,然而奢侈浪费的风气并没有停止,以至于国家走向衰败混乱,这是因为百姓跟从的是实际行动而不是言语。改变政治风气,一定要抓住根本。《传》里说:‘吴王喜欢剑客,百姓身上就多有伤疤;楚王喜欢细腰的人,宫中就有很多人饿死。’长安有俗话说:‘城里喜欢梳高髻,四方的发髻就高一尺;城里喜欢画宽眉,四方的眉毛就将近半个额头那么宽;城里喜欢大袖子,四方做袖子就用整匹布。’这话看似玩笑,却切中事实。之前颁布的制度没多久,后来就渐渐不执行了,虽然有些官吏不遵守法令,但主要还是因为京城带头懈怠。现在陛下崇尚简约,这是发自您的天性,如果能把这件事坚持到底,那么四海之内都会传颂您的美德,名声能感动天地,连神明都能相通,更何况是推行政令呢!”太后很认可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初,安夷县的一个官吏强占了卑湳种羌人的妻子,这个官吏被她丈夫杀了,安夷县长宗延追击凶手出了边塞。这个部落的人害怕被诛杀,就一起杀了宗延,然后和勒姐、吾良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作乱。于是烧当羌的首领滇吾的儿子迷吾率领各个部落一起反叛,打败了金城太守郝崇。朝廷下诏任命武威太守北地人傅育为护羌校尉,把治所从安夷迁到临羌。迷吾又和封养种的首领布桥等五万多人一起侵犯陇西、汉阳。秋天,八月,朝廷派代理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北军五校的士兵以及各郡的弓箭手三万人去攻打他们。第五伦上疏说:“我认为贵戚可以封侯让他们富贵,但不应该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为什么呢?用法律来约束他们就会伤害亲情,以亲私相待就会违反法令。我听说马防现在要西征,我因为太后仁爱,陛下至孝,担心万一有什么小差错,会让陛下左右为难。”章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马防等人的军队到达冀地,布桥等人在临洮围攻南部都尉,马防进军攻打,打败了他们,斩杀和俘虏了四千多人,于是解除了临洮之围;他们的部众都投降了,只有布桥等两万多人驻守在望曲谷不肯投降。
十二月戊寅日,有彗星出现在紫宫星座。
章帝把窦勋的女儿纳为贵人,很是宠爱。这位贵人的母亲,就是东海恭王的女儿沘公主。
第五伦上疏说:“光武帝承接王莽之后,为政比较严厉刚猛,后代沿袭下来,就形成了风气;各郡国举荐的人才,大多是能处理具体事务的普通官吏,很少有宽宏博学的人来满足朝廷的需求。陈留令刘豫,冠军令驷协,都为人刻薄,一心追求严苛,官吏和百姓都忧愁怨恨,没有不厌恶他们的。可现在议论的人反而认为他们有能力,这违背了天心,不符合经义;不仅刘豫、驷协应该被治罪,举荐他们的人也应该受到谴责。一定要推举仁爱贤能的人来处理政务,不过几个人,风俗自然就会改变。我曾经读书,知道秦朝因为严酷急躁而亡国,又亲眼看到王莽也因为苛刻的法令而自取灭亡,所以才这么恳切地说这些。我还听说诸王、公主、贵戚,骄横奢侈超越礼制,京城尚且如此,又怎么能给远方的人做表率呢!所以说:‘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也没人听从。’用自身行动来教导,别人就会跟从;只用言语来教导,就会引发争议。”章帝觉得他说得很好。第五伦虽然天性严厉刚直,但常常厌恶普通官吏的苛刻,议论事情往往主张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