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上(第2页)
秋天,八月,举行完饮酎礼后,有关部门又上奏请求送东平王刘苍回封国,章帝这才答应,还亲手写诏书赐给刘苍说:“我们是骨肉至亲,亲情确实不会因为距离远近而有亲疏之分;但经常能见到你的面容,感情比以前更深。想到你长久辛劳,想让你回去休息,本来要批准大鸿胪的奏章,却不忍心下笔,只好交给小黄门;心里实在舍不得,悲伤得说不出话。”于是章帝亲自为刘苍送行,流着泪告别;又赐给他皇帝乘坐的车马、衣服、珍宝、马匹,钱财布帛数以亿计。
九月甲戌日,章帝到偃师,向东渡过卷津,到了河内,下诏说:“我出行是为了查看秋季庄稼,看看收获的情况,沿途经过各郡,都是轻装简从,没有其他笨重的行李。不许随意修筑道路桥梁,不许远离城郭,不许派官吏前来迎接,也不许刺探我的日常起居,前呼后拥的,这样太扰民了。一切务必节省简约,我只担心不能做到像吃粗粮、用瓢喝水那样简朴。”己酉日,章帝前往邺城。辛卯日,回到宫中。
冬天,十月癸丑日,章帝前往长安,封萧何的末代孙子萧熊为酂侯。接着到了槐里、岐山;又到长平,住在池阳宫,向东到了高陵。十二月丁亥日,回到宫中。
东平献王刘苍生病,章帝赶紧派名医和小黄门去侍奉照顾,使者一路上络绎不绝。还设置了专门传递消息的驿马,以便千里之外也能及时得知刘苍的病情。
评论
这段历史像一出充满矛盾与温度的“皇家日常剧”,藏着不少古今相通的治理逻辑和人性细节。
“政策优化”的关键从来是“接地气”。廉范在成都废除“禁夜作”的旧规,改用“储水防火”,效果立竿见影,百姓用“昔无襦,今五绔”的歌谣点赞。这事儿放在今天看特典型:很多时候,“一刀切”的禁令看似保险,实则会逼出更隐蔽的问题;反倒是尊重现实需求、找到灵活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赢得认可。廉范的智慧,在于他懂“治水不如疏水”的道理。
皇室亲情里藏着“权力的分寸感”。章帝对东平王刘苍的态度太戳人:又是破例留京,又是流泪送行,诏书里写“不忍下笔”,活脱脱一个重感情的“兄长”。但这份亲近没越界,刘苍再受宠也没被委以实权,避免了宗室干政的隐患。这种“亲而不纵”的尺度,比单纯的“冷血防权”更显治理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