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295章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第3页)

制度空转与正义缺失

滕抚平定叛乱有功,却因“不交权势”被宦官打压,连太尉胡广都“承旨奏黜之”,可见军功制度已完全让位于权力私怨;

朱穆的劝谏直击要害,主张“割除私欲”“师贤法古”,却被梁冀束之高阁,说明体制内的改革呼声在既得利益面前毫无作用;

追尊先祖、册封贵人等仪式的隆重,与底层政治的肮脏形成鲜明对比,礼制沦为粉饰专制的工具。

历史启示

这段记载堪称东汉灭亡的预演: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士大夫集团分化瓦解,皇权失去制衡,底层诉求被完全忽视。教育的兴盛、礼制的完备,都未能阻止政权的腐朽——当权力不受约束,制度沦为形式,即便是“游学三万”的文化繁荣,也不过是帝国崩塌前的最后一抹虚假亮色。这种“表面文章与实质溃烂并存”的状态,正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衰亡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