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09章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第2页)

冬天十月壬寅日,皇帝到南方巡视;庚申日,到章陵;戊辰日,到云梦,亲临汉水,回来时又到新野。当时公卿、贵戚的车马数以万计,向地方征调的费用和劳役,多得数不清。护驾从事桂阳人胡腾上奏说:“天子所到之处,就如同京城。我请求把荆州刺史和司隶校尉同等对待,我自己等同于都官从事。”皇帝同意了。从此秩序井然,没人敢随便骚扰郡县。皇帝在南阳时,身边的人都趁机谋取私利,皇帝下诏书任命了很多人做郎官,太尉杨秉上奏说:“太微垣的星宿,其中有代表郎官职位的,这些郎官入宫负责保卫,出宫管理百姓,陛下应该割舍不忍心拒绝的私情,断绝那些人追求私欲的门路。”于是皇帝停止下诏任命郎官。

护羌校尉段颎攻打当煎羌,打败了他们。

十二月辛丑日,皇帝回到宫中。

中常侍汝阳侯唐衡、武原侯徐璜都去世了。

当初,侍中寇荣是寇恂的曾孙,他性格清高,很少与人交往,因此被有权势又受宠的人嫉恨。寇荣堂兄的儿子娶了皇帝的妹妹益阳长公主,皇帝又把寇荣堂兄的孙女纳入后宫。皇帝身边的人就更加忌恨他,一起诬陷他有罪,他和宗族成员被免官回到家乡,地方官吏迎合上级的意图,对他们逼迫得越来越紧。寇荣担心自己躲不过去,就想去皇宫向皇帝申诉。还没到,刺史张敬就弹劾他擅自离开边境,皇帝下诏抓捕他。寇荣逃亡了几年,遇到大赦,却还是没被赦免,一直穷困潦倒,于是在逃亡中上书说:“陛下治理天下,就像百姓的父母,从百姓出生起,都能蒙受您的恩泽;但我们兄弟却无缘无故,被专权的大臣排挤,被小人联合起来陷害,让陛下忽视了慈母般的仁爱,像曾参母亲听到三次传言就相信儿子杀人那样发怒。那些残酷谄媚的官吏,设下各种罗网,竞相迫害我们,就像对待仇敌一样,惩罚甚至牵连到死去的人,挖掘我们的祖坟,想让严厉的朝廷滥施刑罚;所以我不敢冒犯天威,只能逃进山林,等待陛下展现出神圣的听闻,开启独到的明智,拯救可以救助的人,挽救将被淹没的生命。没想到陛下的愤怒不因季节变化而平息,怨恨不因时间推移而懈怠,还派使者通过驿站,向远近发布严厉的文书,刻薄得比霜雪还冷酷,追捕我的人把我逼得走投无路。就算楚国悬赏捉拿伍子胥,汉朝搜捕季布,也不过如此了。我受罚以来,多次遇到赦免,那些没有证据的罪名,本应该免除;但陛下对我的厌恶却越来越深,有关部门也极力指责我,我停下就会被消灭,逃跑就像流亡的俘虏,活着就是个穷困的人,死了就成为冤鬼,天空广阔却没有我能容身之处,大地深厚却不能承载我,走在陆地上担心沉沦,远离高墙又怕被压垮。如果我犯了不可饶恕的大罪,那也该把我的罪行公布于众,用刑罚处置我,陛下应该公布我所犯的罪,来解除众人的疑惑。我想进入京城,坐在肺石上,让大臣们评判我的罪行,但皇宫重重宫门,到处是陷阱,抬脚就会碰到罗网,根本没机会到陛下跟前,也永远没有被信任的时候。可悲啊,长久地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忠臣不惜牺牲自己来化解君主的愤怒,孝子甘愿舍弃生命来平息亲人的怨恨,所以大舜不躲避修谷仓、淘水井时可能遭遇的危险,申生不逃避骊姬的谗言诽谤;我怎敢忘记这些道理,不自杀来解除朝廷的愤怒呢!我请求以死承担责任,希望陛下赦免我死去兄弟的性命,让我家族还有后人,来彰显陛下宽厚的恩惠。我在死前陈述这些,对着奏章痛哭流泪!”皇帝看了奏章后更加愤怒,于是杀了寇荣,寇氏家族从此衰落。

评论

这段史料围绕东汉末年的士人风骨、官场生态与社会矛盾展开,字里行间藏着乱世中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困局,即便以现代视角审视,仍能读出深刻的警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