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汉纪四十九 孝灵皇帝上之下(第2页)
护乌桓校尉夏育上奏说:“鲜卑侵犯边境,从春天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次了,请征调幽州各郡的兵力出塞攻打他们,用一冬二春的时间,肯定能把他们消灭。”在此之前,护羌校尉田晏因为犯事被判刑,后来被赦免,他想立功赎罪,就请中常侍王甫帮忙,得以担任将领。王甫趁机提议派兵和夏育一起合力讨伐贼寇,皇帝就任命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大臣们大多不同意这个提议,于是皇帝召集百官在朝堂上商议。蔡邕发表意见说:“征讨外族,由来已久。但时代不同,形势也不一样,所以谋划有得有失,事情有成功有失败,不能一概而论。像汉武帝那样神武,手下将帅勇猛,国家财赋充实,开拓的疆域广阔,可经过几十年,官府和百姓都变得匮乏,汉武帝后来都感到后悔。何况现在人力和财力都很缺乏,事情比过去更难办呢!自从匈奴逃走后,鲜卑变得强盛起来,占据了匈奴原来的地方,拥有十万兵力,实力强劲,智谋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关塞防守不严,禁令漏洞百出,精良的金属和铁器,都被贼寇得到,还有逃过去的汉人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兵器锋利、战马迅疾,比匈奴还厉害。以前段颎是良将,熟悉军事、善于打仗,对付西羌,还花了十多年时间。现在夏育、田晏的才能策略不一定超过段颎,鲜卑的兵力也不比过去弱,却空想两年就能成功,如果战争不断,怎么能中途停止呢?到时候又得征调更多人,运输物资没完没了,这是在耗尽中原的力量,去和蛮夷拼斗。边疆的祸患,就像是手脚上的小疥疮,而中原的困境,就像是胸背上的恶疮,现在连郡县的盗贼都没办法禁止,更何况这些可恶的外族,怎么能制服他们呢!以前汉高祖能忍受平城之耻,吕后能不顾匈奴书信中的侮辱,和现在相比,哪个情况更严重呢?上天设置山河,秦朝修筑长城,汉朝建立边塞,就是为了区分内外,区别不同的风俗。只要没有让国家内部受辱的祸患就行,何必和这些如虫蚁般的外族计较往来的次数呢!就算偶尔打败他们,又怎么能把他们消灭干净,还让朝廷为此忙得顾不上吃饭呢!以前淮南王刘安劝谏讨伐越国时说:‘如果越人拼死抵抗,我们哪怕有一个小卒没有回来,就算得到越王的首级,对大汉来说也是羞耻的事。’现在想用普通百姓去和外族拼命,让皇威在外族面前受辱,就算像他们说的能成功,都已经很危险了,更何况成败还难以预料呢!”皇帝没有听从蔡邕的建议。八月,派夏育从高柳出兵,田晏从云中出兵,匈奴中郎将臧旻率领南单于从雁门出兵,各率一万骑兵,分三路出塞两千多里。檀石槐命令三部大人各率部众迎战,夏育等人被打得大败,丢失了符节、辎重,各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回来,士兵死了十分之七八。三位将领被用囚车押回京城下狱,后来花钱赎罪成为平民。
冬天,十月癸丑日初一,发生日食。
太尉刘宽被免职。辛丑日,京城发生地震。
十一月,司空陈球被免职。
十二月甲寅日,任命太常河南人孟彧为太尉。
庚辰日,司徒杨赐被免职。
任命太常陈耽为司空。
辽西太守甘陵人赵苞到任后,派人去接母亲和妻子儿女,眼看就要到郡里了。路过柳城的时候,正好碰上一万多鲜卑人入侵抢劫,赵苞的母亲和妻子儿女就被劫持当作人质,鲜卑人用车载着她们来攻打辽西郡。赵苞率领两万骑兵与贼寇对峙,贼寇把他母亲拉出来给赵苞看,赵苞悲痛大哭,对母亲说:“儿子没本事,本想靠这点微薄的俸禄早晚侍奉您,没想到却给您带来灾祸。以前我们是母子,现在我是朝廷的臣子,从大义上讲不能顾及私情,损害忠义的节操,只能以死谢罪,也没法弥补我的罪过。”母亲远远地对他说:“威豪(赵苞字威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怎么能因为顾及我而损害忠义呢,你努力吧!”赵苞立刻进军交战,贼寇被打得大败,但他的母亲和妻子都被杀害了。赵苞自己上书请求回家安葬母亲,皇帝派使者去吊唁慰问,封他为鄃侯。赵苞安葬完母亲后,对同乡人说:“拿着俸禄却逃避危难,这不是忠诚;为了大义牺牲母亲,这不是孝顺。像这样,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于是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