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第2页)
臧洪同县的陈容,年轻的时候就很钦佩臧洪,当时他也在袁绍那儿,站起来对袁绍说:“将军您要干大事,想要为天下除暴,却先杀忠义之士,这怎么能符合天意!臧洪起兵是为了郡守(张超),为什么要杀他!”袁绍很羞愧,让人把陈容拉出去,说:“你又不是臧洪那样的人,何必这样!”陈容回头说:“仁义哪有固定标准,践行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今天我宁愿和臧洪同一天死,也不愿和将军您活在同一天!”于是陈容也被杀了。在座的人无不叹息,私下里说:“怎么一天之内杀了两位烈士!”
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占据了整个幽州,变得更加得意,他仗着自己有才能有武力,根本不关心百姓死活,只记得别人的过错,却忘了别人的好处,哪怕是一点点小事得罪他,他都要报复。那些有身份地位的好人,名声比他高的,他一定会找借口用法律手段陷害;有才能出众的人,他一定会打压,让人家身处困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公孙瓒说:“这些有身份的人都觉得自己就该富贵,不知道感谢别人的恩惠。”所以他宠信的,大多是些商贩、平庸之辈,还和他们称兄道弟,有的还结成了亲家。这些人到处欺负百姓,老百姓都很怨恨。
刘虞的从事、渔阳人鲜于辅等人,联合率领州里的军队,打算一起为刘虞报仇。因为燕国人阎柔向来有恩义、有信誉,大家就推举他为乌桓司马。阎柔招来胡人和汉人几万人,和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在潞县北边交战,斩杀邹丹等四千多人。乌桓峭王也率领本族人以及鲜卑七千多骑兵,跟着鲜于辅南下迎接刘虞的儿子刘和,与袁绍的将领麹义会合,总共十万兵力一起攻打公孙瓒,在鲍丘把公孙瓒打败,斩杀两万多人。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地都杀了公孙瓒任命的官员,又和鲜于辅、刘和的军队会合,公孙瓒的军队屡战屡败。
之前有童谣唱道:“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公孙瓒觉得这个地方说的就是易县,于是就把治所迁到易县,在周围挖了十层壕沟,在壕沟里面堆起土山,都有五六丈高,上面还建了楼;在中间的壕沟里也堆了个特别高的土山,有十丈,他自己住在上面。他用铁门把自己围起来,赶走身边的人,七岁以上的男人都不许进门,只和姬妾住在一起。文书之类的东西,都用绳子往上吊。他还让女人练习大声喊话,能让几百步外都能听见,用来传达命令。他疏远宾客,没有亲信的人,谋臣猛将也渐渐都离开了他。从这之后,他很少再出去打仗。有人问他原因,公孙瓒说:“我以前把胡人赶到塞外,在孟津扫平黄巾军,那时候,我觉得天下只要我指挥就能平定。可到了今天,战争才刚刚开始,我看这局势,不是我能决定的,还不如停止战争,努力耕种,来应对灾年。兵法上说,有百楼的城池难以攻克。现在我各个营寨的城楼有几十层,囤积的粮食有三百万斛。等这些粮食吃完,天下的局势也该有个结果了。”
南单于于扶罗去世,他的弟弟呼厨泉继位,住在平阳。
评价
这段史料生动展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图景,其中人物的忠义抉择、权力博弈与人性挣扎,至今仍引人深思。从现代视角来看,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