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第2页)
天子车驾东迁的时候,杨奉想从梁地半路拦截,但没赶上。冬天,十月,曹操征讨杨奉,杨奉往南投奔袁术去了,曹操就攻打他在梁地的屯兵处,把那儿给拿下了。
朝廷下诏书责备袁绍,说他“地盘大、兵力多,却一门心思拉帮结派,没听说他派救驾的军队,只知道擅自互相讨伐”。袁绍上书为自己详细辩解。戊辰日,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袁绍觉得自己的地位排在曹操之下很丢脸,生气地说:“曹操好几次都该完蛋了,都是我救了他,现在他竟然敢挟持天子来命令我!”上表推辞不接受任命。曹操有点害怕,就请求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袁绍。丙戌日,任命曹操为司空,代行车骑将军的事务。曹操任命荀彧为侍中,代理尚书令。曹操问荀彧,谁是出谋划策的人才,荀彧就推荐了他的侄子、蜀郡太守荀攸,还有颍川的郭嘉。曹操征召荀攸为尚书,和他交谈后,特别高兴,说:“公达(荀攸字公达)可不是一般人啊。我能和他一起商量大事,那天下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就任命荀攸为军师。当初,郭嘉去见袁绍,袁绍对他很尊敬,以礼相待。过了几十天,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会谨慎地选择主公,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建立功名。袁公只是想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关键。头绪太多却抓不住重点,喜欢谋划却又犹豫不决,想和他一起拯救天下大难,成就霸王大业,太难了。我要重新找个主公,你们怎么不离开呢?”辛评、郭图说:“袁氏对天下人有恩德,很多人都归附他,而且现在他势力最强,离开他又能去哪儿呢!”郭嘉知道他们执迷不悟,就不再多说,然后离开了。曹操召见郭嘉,和他谈论天下大事,高兴地说:“能帮我成就大业的,一定是这个人!”郭嘉出来后,也开心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公啊!”曹操上表推荐郭嘉为司空祭酒。曹操任命山阳人满宠为许县县令,曹操堂弟曹洪有宾客在许县境内多次犯法,满宠把他抓起来治罪。曹洪写信给满宠求情,满宠没理会。曹洪把这事告诉曹操,曹操随后过问这事儿,满宠知道曹操可能想赦免这个宾客,就赶紧把这人杀了。曹操高兴地说:“处理事情就该这样啊!”
评论
这段史料浓缩了汉末建安初年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关键动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格局的初步形成与孙策平定江东根基的奠定。其中既有权谋交锋的精妙算计,也有乱世枭雄的性格特质暴露,更暗含着决定历史走向的战略抉择逻辑。
曹操“奉天子”战略的成熟与落地
曹操迎奉天子并迁都许昌,是其政治生涯的里程碑事件,这一过程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手腕与战略眼光。面对韩暹专权的局面,曹操应董承之召入京,迅速通过“诛有罪、赏有功、矜死节”的组合拳稳定朝局,展现出清晰的政治治理思路。诛杀冯硕等权臣以立威,封赏董承等功臣以拢心,追赠沮俊以彰显忠义价值观,三步棋环环相扣,瞬间掌控朝廷主导权。
董昭提出的“移驾幸许”建议,堪称乱世中的精准政治判断。他深刻洞察到“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的乱世法则,既看到迁都对摆脱杨奉等军事势力掣肘的现实意义,也预判到“朝廷新还旧京,复徙驾不厌众心”的舆论风险,最终以“算其多者”的战略思维说服曹操。在应对杨奉潜在威胁时,董昭的策略更显精妙——利用杨奉“勇而寡虑”的性格弱点,以“京都无粮暂幸鲁阳”为借口麻痹对手,用外交手段为军事行动争取时间窗口,体现了政治博弈中“以诈立、以谋胜”的操作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