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 作品

第301章 汉纪四十五 孝桓皇帝上之上(第2页)

当初,鲜卑族有个叫檀石槐的,勇猛健壮又有智谋,部落的人都敬畏服从他。他制定法律禁令,评判是非曲直,没人敢违抗,于是被推举为部落首领。檀石槐在弹污山、歠仇水建立王庭,距离高柳以北三百多里,兵力强盛,东部和西部的部落首领都来归附。他向南侵扰边境,向北抵御丁零,向东击退夫馀,向西攻打乌孙,占据了匈奴原来的全部领地,东西长达一万四千多里。秋天七月,檀石槐进犯云中。朝廷任命原乌桓校尉李膺为度辽将军。李膺到了边境,羌人和胡人听到他的威名都很害怕,之前掳掠的男女,都送到边塞归还。

公孙举、东郭窦等人聚集了三万人,进犯青州、兖州、徐州,破坏郡县。朝廷连年征讨,都没能取胜。尚书挑选能治理复杂难办局面的人,让司徒掾颍川人韩韶担任嬴县县长。贼人听说韩韶贤能,相互告诫不要进入嬴县境内。其他县的一万多户流民进入嬴县,韩韶打开粮仓救济他们,负责管理粮仓的人都争着说不行。韩韶说:“救活那些快饿死的人,就算因此获罪,我也死而无憾。”太守向来知道韩韶的名声和品德,最终没有追究他的责任。韩韶和同郡的荀淑、钟皓、陈寔都曾担任过县长,所到之处都以施行德政着称,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颍川四长”。

当初,鲜卑进犯辽东,属国都尉武威人段颎率领部下快速赶去。之后担心贼人受惊逃走,就派驿站的骑兵假装带着皇帝的诏书召回段颎,段颎在路上假装撤退,暗中在返回的路上设下埋伏。敌人信以为真,就进去追击段颎,段颎趁机大举发兵,把敌人全部斩杀俘获。段颎因为伪造诏书,本该判处重刑,因为有战功,被判司寇刑。服刑期满后,被任命为议郎。到这时,皇帝下诏,因为东方盗贼猖獗,让公卿推举有文才武略的将帅。司徒尹颂推荐段颎,段颎被任命为中郎将,攻打公孙举、东郭窦等人,大获全胜,斩杀敌人一万多级,其余党羽投降或逃散。段颎被封为列侯。

冬天十二月,京城发生地震。

封梁不疑的儿子梁马为颍阴侯,梁胤的儿子梁桃为城父侯。

评论

这段史料记录了汉桓帝永寿元年至二年的历史,展现了东汉王朝在内外交困中的挣扎。一边是统治核心的腐朽僵化,一边是地方官员与边疆将领的零星自救,这种撕裂感正是王朝衰落期的典型特征:

顶层统治的麻木与危机的全面爆发

司隶、冀州“人相食”的惨状,是东汉社会危机的顶点。太学生刘陶的上疏直击要害:他将“天-帝-民”比作“头-足”,痛斥桓帝“忽高祖之勤,妄假利器,委授国柄”,让宦官“芟刈小民”,致使“货殖者为穷冤之魂,贫馁者作饥寒之鬼”。这番话戳破了统治的虚伪——当皇帝沉迷享乐、无视百姓死活,当权力成为宦官掠夺的工具,“人相食”就不再是天灾,而是体制性的谋杀。

但刘陶的劝谏“书奏不省”,与此前朱穆、杨秉等人的遭遇如出一辙。这说明顶层统治集团已陷入“集体麻木”:他们既无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无面对危机的意愿,只能在“赦天下”“改元”等形式主义中自欺欺人。而“封梁不疑子、梁胤子为侯”的操作,更暴露了权力的本质——即便王朝摇摇欲坠,外戚集团仍在抓紧瓜分利益,这种“末日狂欢”加速了人心的离散。

边疆与地方的“自救式”维稳